第二十一章 蝗灾

承平六年的时候,蝗灾真的来了。

    北方三州,蝗虫铺天盖地,飞起来,连太阳都被挡住了。数以亿万计的蝗虫每到一地,从天而降,片刻间,地面上一切可以吃的东西都被啃食殆尽,只留下一片光溜溜的地面。

    农民一年的希望也因此消失殆尽。粮行门口每天排着长队,就等着买一点米下锅,可是,粮价开始的时候是一天一个价,后来已经到了一天三个价,一斗米平常只要几百文钱,如今,一斗糙米已经卖到了一贯钱,是原来的几十倍,价钱还在飞快的往上涨。

    这样的灾情并不能影响北方的几个世家,他们传承多年,哪里还会缺粮呢!这个时候,他们名下的粮行都在用家族粮仓中的粮食赚钱呢!

    蝗灾的事情,是瞒不住的,因为这不比去年的旱灾,起码那还是有收成的,好的地方甚至还可以收到农税,可是,如今不一样,这蝗灾一来,地里面颗粒无收,虽然那些商人借此大赚特赚,可是,为什么不能借着蝗灾的机会,得到一份免税的旨意呢!

    因此,不管出于哪一方面的利益,北方三州的特大蝗灾的灾情还是呈到了御前。

    这回皇帝在软玉温香中是待不住了,他很难得地上了朝。

    “到底怎么回事?”靖帝冷笑一声,“朕相信诸位卿家,将朝政托付给你们处理,结果,出了蝗灾,你们的意思是要朕下罪己诏?”

    “陛下,这蝗灾本就是上天示警,君王有过啊!”玉阶下,一个老臣跪在那里,说道,“老臣恳请陛下,为天下计,请下罪己诏,且大赦天下,以求上天庇佑!”

    靖帝气恼地一拍龙椅,冷声道:“什么君王有过,嘿,你怎么就不干脆说,天子无道呢!”

    “臣等不敢,臣等惶恐!”底下一下子跪了一大片。

    靖帝眯着眼睛,冷冷地看着下面的人,好半天才慢悠悠地说道:“这罪己诏的事情,等会儿再议,现在关键问题是,庆州,冀州,平州三州已是蝗灾泛滥,甚至蝗灾还有南下之势,诸位卿家觉得该如何是好啊?”

    李茗安直起身来:“陛下,臣以为,必须调集粮食,先行赈灾,安抚灾民,以免发生民变!”

    旁边一向跟他不对路的林睿淡淡说道:“陛下,李尚书说的是,不过,粮食从何而来,还请李大人指点!”

    李茗安淡淡说道:“北方三州自有官仓可用!”

    林睿冷笑一声:“李大人大概是忘了,去年北方三州大旱,已经调集了官仓的粮食,而去年三州又没能收到粮税,官仓何来的粮食!”哪怕赈济的粮食压根没有分到灾民的手上,都被官员们私吞了,而官仓里以前的存粮也被一众官员打着赈灾的幌子趁机给直接卖给了几大世家,换成了实打实的银两。

    李茗安也是知道这里面的噱头的,去年的事情,京中谁没分到一杯羹呢!不过,他还是说道:“我倒觉得是林大人忘了,须知,北方那边还有个平北仓呢!”

    “陛下,李大人这事乱国之言啊!”另一位冒了出来,是兵部尚书魏德海,“平北仓是要用来供应北边边防的啊!须知这两年草原上各大部族也不安稳,对我朝窥伺之心不死啊!若是将平北仓的粮食拿出来赈济了灾民,那北方驻军吃什么啊?”

    “魏大人,北方草原上如今正征伐不休,哪里滕得出手来入侵我朝!”和李茗安一伙的丁毅也开口了,“如今最重要的,还是平洲、冀州、庆州的灾情啊!若是不能及时缓解,北方素来民风彪悍,很有可能酿出民变啊!”

    “你别危言耸听!一伙子吃不饱的灾民,能干出什么事来,要是匈奴鲜卑等族南下,那才是大祸患!”魏德海针锋相对。

    下面一群大人吵成了一团,上面,靖帝歪在龙椅上津津有味地看着,终于,觉得下面闹够了,便打断道:“列为卿家商量出什么对策来了吗?哼,在朝堂上吵吵闹闹,以为这是什么地方,嗯?”

    下面一群人再次跪倒:“臣等失仪,请陛下赎罪!”

    “行了!”靖帝觉得累了,精神开始有些萎靡不振,他掩口打了个呵欠,说道,“内阁商量出个办法,写个条陈上来,明儿递给朕瞧瞧!若是没有其他事,那就退朝吧!”

    说着,靖帝就直接起身走了,只听见身后大臣们的声音:“臣等恭送陛下!”

    最开始说话的那个老臣这会儿反应过来,叫道:“可是,陛下,那罪己诏的事?”

    而这时候,靖帝早就转过了屏风,人影都看不见了。

    那老臣有些沮丧起来,旁边一人过来说道:“曹大人,您呐,还是不要多嘴了,没听陛下说吗?他是相信咱们这些做臣子的,将朝政交由大臣们处理,也就是说,陛下有什么错呢?错的还是咱们这些做臣子的啊!咱们呐,回去看看,这次,该哪位大人起来担了这个责任吧!”

    “唉!”那曹大人长叹一声,“也罢也罢,老臣年纪也大了,说话也不顶事了,该回家养老啦!”

    说着,那曹大人站起身来,佝偻着身子有些步履蹒跚地往外走,整个人似乎又老了不少。

    第二天早朝,礼部尚书曹安民上书,言道此次北方蝗灾,乃是礼部失职,上天降罪,为此,曹安民请求夺去他礼部尚书之职,容他回乡养老。靖帝觉得曹安民还算识相,自然准了他的折子,夺了他礼部尚书的位子,又加封散佚大臣,许他荣归故里。

    而对北方的蝗灾也拿出了条陈,从国库取六十万两白银赈灾,再从平北仓中调集一半粮食运往三州之地,另,由各州县向富户借粮,待得丰年再行补偿。

    不过,这最后一条不过是个过场,毕竟,把粮食借给国家,就算有利息,能赚几个钱,可是,趁着这灾年,囤积粮食,把粮食卖出去,转手便能有近百倍的利润,这笔帐,就算是傻子也会算啊!

    赈灾的旨意下去了,银两也在往北方送,粮食也要时间调动,中间还不知道要转几次手,被人揩几次油,最终落到灾民手上的又能有多少,不过,总算有了点盼头。(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乱世明臣不错,请把《乱世明臣》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乱世明臣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