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玛莎一出,全场皆惊

    今年暑期档的七月份,最受关注的影片无疑是dc的超级巨制《蝙蝠侠大战超人》。

    即便在复仇者联盟电影已然上映两部的今天,北美最受欢迎的超级英雄前三位中,超人和蝙蝠侠始终占据两个名额。

    首映这一天,海量的红色三角裤和黑色蝙蝠帽,彻底堵死了星光大道。

    马丁走过首映红地毯的时候,杜比剧院前人山人海,媒体区的记者更是数以百计。

    有记者拦住了马丁,故意问道:"dc不承认你拍摄的《小丑》是一部隶属于dc的电影,你怎么看?」

    哪《小丑》需要曝光度,项目与dc之间的矛盾早已闹开,怕在dc超级英雄电影的首映式上,马丁也没打算给华纳天团留面子:"我不清楚dc那边是怎么考虑的,滨田总是有着非常奇特的想法,说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他执导的这部影片,发行和宣传依靠的是华纳影业,而华纳影业的掌门人丹尼尔早已背叛了华纳天团。

    众所周知,叛徒捅出的刀子的往往最狠。

    马丁很自然的将自己放在了正义一面:"好莱坞电影向来以多样性和包容性闻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一款,就连漫威超级英雄电影,也有各自不同的风格,难道dc就不容许不同风格的电影出现?」

    周围的记者对准马丁一通拍照。

    马丁进了杜比剧院见到丹尼尔,跟他一起朝放映大厅走去。

    丹尼尔边走边说道:"我看了内部试映,这片子导演个人风格太强烈了。

    "马丁倒不意外:"扎克-施耐德嘛,可以理解。

    "他略微沉吟,又说道:"扎克的画面风格,看点十足,我非常喜欢。」

    「慢镜头滥用到丧心病狂。

    "丹尼尔却摇头:"叙事能力太差,你知道扎克提交给dc的剪辑版本多长吗?四个半小时!」

    他忍不住说道:「用四个半小时才讲清楚一个故事,这让华纳影业和影院怎么拍片?有几个观众能耐心在影院中看四个半小时。

    "马丁问道:「所以,dc动刀子了?"丹尼尔说道:「剪到了两个半小时,正片不到140分钟。

    两人进入影厅里面,很快找到座位,安心等待电影开始放映。

    没过多久,影厅就坐满了人,能过来参加首映式的,基本都是蝙蝠侠或者超人的粉丝。

    也就是dc的铁杆支持者们。

    这部分人,对于漫画以及dc的动画作品极其熟悉。

    放映开始后,很多不熟悉漫画的嘉宾看着懵逼的场面,他们却无比兴奋。

    那些熟悉的画面,让粉丝们想起了黑暗骑士归来、超人之死、不义联盟、红色之子、无限地球危机等等,瞬间高潮。

    动作慢镜、油画风格、暗黑色系、破坏力美学喜欢扎克-施耐德的影迷绝对不会失望,这些扎导标志性的视觉风格在《蝙蝠侠大战超人》之中依然最大程度地得以展示。

    当然,不熟悉的路人观众想要看懂其中的漫画梗,真的比较难。

    因为需要一定的漫画阅读基础。

    这电影对于粉丝们来说属于超级大礼包,但对路人观众很不友好。

    所以,包括马丁在内,很多人看着一些基本没有铺垫的情节,一脸懵逼。

    尤其"玛莎"一出,全场皆惊。

    dc粉丝那边好一些,不看漫画的人只感觉莫名其妙。

    打生打死的两个人,就因为一句"玛莎」,瞬间化敌为友。

    扎导和dc的粉丝们,能为此找出一百个理由,但挡不住「玛莎"成为一个超级梗,还是严重拖累电影口碑的那种。

    后面的打戏处理的不错,仍然带有《钢铁之躯》的风格,超人、毁灭日和神奇女侠干起来,都是毁天灭地般的架势。

    不可避免的,作为凡人的蝙蝠侠,到了高潮戏部分,反而成了打酱油的存在。

    至于正义联盟的智商担当就更不用提了,影片剧情中基本没有体现。

    大反派卢瑟更是莫名其妙,行为让人不解。

    可能对于dc的粉丝们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毕竟他是莱克斯-卢瑟,超人天然的敌人。

    在很多路人观众眼里,看完这部影片,只有一个感觉,蝙蝠侠和超人莫名其妙的打了起来,又莫名其妙的不打了,然后蹦出个莫名其妙的氪星怪物来,蝙蝠侠和超人又莫名其妙的联手了。

    电影以超人之死而结尾,为下一部《正义联盟》留足了铺垫。

    当蝙蝠侠告诉神奇女侠,准备寻找更多同伴时,字幕升了起来。

    现场爆发出极其热烈的掌声。

    杜比剧院能容纳3500名观众加上千名记者,今晚坐在这里的大部分是扎克-施耐德或者dc的粉丝。

    后者自然看的懂影片里面的各种漫画梗,还像夏日正午喝了一杯冰可乐,爽的不要不要的。

    前者又一次被扎导强烈的个人风格所折服。

    抛开剧情和不了解的漫画梗,单说动作戏和影像风格,可能正合马丁的胃口,他觉得这两部分相当不错。

    但别的就算了。

    掌声经久不息,扎克-施耐德和查尔斯-罗文带着剧组主创上台谢幕。

    嘉宾们开始陆续退场。

    丹尼尔仍然跟马丁走了一路,他低声问道:「你觉得这片子怎么样?」

    「动作戏非常棒。

    "马丁实话实说:"尤其正义三巨头最后对战毁灭日,这才是超级英雄,人间之神的战斗。」

    丹尼尔看向马丁:「你觉得房呢?」

    马丁提醒道:「你别忘了,这是蝙蝠侠和超人首次真正出现在同一部真人电影当中,首周房不是问题。

    "丹尼尔立即联想到了另一面:「后续就很难说了,对不对?他直接摇头:「看懂这片子还要一定的门槛,而且门槛不算低,片方不能要求大部分观众都看过dc漫画吧?那不现实!这片子仅仅制片成本就2.5亿美元,如果全球房不能过十亿美元,dc那边没法向总公司交待。」

    马丁仔细回想了一下,不记得《蝙蝠侠大战超人》的房确切数字,这电影他印象最深的是「玛莎」,其次是神奇女侠但基本能确定全球房没过十亿美元。

    出来杜比剧院侧门,丹尼尔接到个电话,打完之后又对马丁说道:"华纳影业内部做的调查,首映观众平均打分为a。

    "马丁点点头:"这说明粉丝的认可度较高,首周房不会有问题。

    "丹尼尔是发行方的负责人:"但后续的路人观众口碑,我一点信心都没有。」

    马丁叹了口气:"扎克-施耐德画面拍的那么好,可惜每次都讲不好故事,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丹尼尔提醒马丁:"如果这一部后续口碑崩盘,达不到华纳预期而你的《小丑》成绩又很好,注意dc那边。

    马丁看到自己的车过来了,挥挥手:"我知道。

    "等到马丁上车离去,丹尼尔也上了车。

    虽然跟华纳天团是公司内部的对头,但属于华纳影业的发型工作,丹尼尔仍然很负责,上面有集团董事会,再上面还有时代华纳。

    他想要再进一步,不能在工作上给人留下口实。

    翌日上午,《蝙蝠侠大战超人》的各种口碑纷纷出炉,但几方面不同的评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普通影迷集中的imdb上面,因为试映和首映的观众基本都是粉丝群体,刚刚解禁的评分高的吓人,用户平均打分9.2分!正常情况下,这会是一部超级大爆的商业电影。

    但烂番茄收集的影评,为数众多的影评人给出了差评,新鲜度只有32%。

    如果单单影评人口碑差也就算了,毕竟专职影评人早已是脱离市场的存在。

    mtc网站收集的各大专业媒体打分上,影片平均只有44分。

    面对这种情况,dc和华纳影业立即开启公关宣传,声称影片只是口碑有些两极分化,但观众还是喜欢的。

    这一说辞似乎得到了房数据的印证,北美上映的首日,影片开出了高达7020万美元的房。

    看得人多了,观众口碑开始崩溃。

    imdb骤降到7.7分。

    影片在北美第二日的房,更是骤降百分之四十。

    北美首周末三天,这部影片进账1.32亿美元乍一看似乎还不错,但影片仅仅制作预算就高达2.5亿美元,dc的北美首周最低预期是1.8亿美元。

    然而,这些只是灾难的开始。

    后续的放映中,《蝙蝠侠大战超人》的口碑迅速崩塌。

    到了第二个周末,imdb上的评分降低到了6.2分,烂番茄新鲜度只剩28%。

    随着时间,影片的口碑不断降落,而不是像粉丝宣扬的_扬。

    至于粉丝在网络上发布的各种对于影片的解析,普通观众根本就不感兴趣,大部分人路人观众没几个会为了看部消遣的电影,专门去看所谓的解析。

    况且,所谓的解析并不靠谱。

    《钢铁之躯》的制片人是诺兰夫妇,有诺兰和艾玛-托马斯把关,这部超人电影尽管口碑也有两极分化,但整体来说还不错。

    因为dc和华纳天团搞出来的一系列破事,诺兰之后就退出了正义联盟电影宇宙,连马丁邀请他执导《小丑》都婉拒了,而是一心准备冲奥。

    失去了诺兰夫妇,叙事能力一般的扎克-施耐德,加上华纳天团的干涉,《蝙蝠侠大战超人》的结果可想而知。

    如果没有查尔斯-罗文这个资深制片人,影片只会更烂。

    众多媒体认为,《蝙蝠侠大战超人》会是明年金酸莓奖的头号大热门。

    最为关键的,房后劲不足。

    北美次周末比首周末骤降百分之七十,只收入了3905万美元。

    这创造了dc超级英雄电影次周末降幅的新纪录。

    当年的《蝙蝠侠与罗宾》和《猫女》,降幅都没有到这种程度。

    另一方面,一直保持沉默的ceasre也发布了最新的统计数据,影片的现场观众综合评分"b",北美房落点在2亿美元左右。

    算上海外的收获,还有线下的运营,《蝙蝠侠大战超人》应该不会亏损,甚至能产生一定利润,但影片的观众口碑崩了!「纠正一下,这部电影叫扑街,而不是口碑两极分化!」

    「对没看过漫画的人来说太不友好了,感觉扎克-施耐德是专门拍给漫画粉丝看的。

    "「玛莎也太搞了,

    如果以后我被人抢劫,说玛莎对方会不会自动放下武器?」

    虽然大部分人在看过影片后,都搞明白了「玛莎"是两人的母亲,但仍然忍不住疯狂吐槽。

    因为玛莎的槽点实在是太多了。

    迪士尼制片厂,《小丑》工作室内。

    中午休息时,马丁看了下《蝙蝠侠大战超人》的最新统计数据,放下了报纸。

    对面,西尔莎-罗南去过报纸认真看了起来,过了一会儿,说道:「这片子房看起来还不错,商业利润肯定能有,为什么全是一片骂dc的声音?"马丁简单说道:「因为它不是独立存在的电影,承担着开拓整个dc电影宇宙的重担,副标题《正义黎明》就体现了这一点,片子口碑崩溃,会对筹备中的《正义联盟》造成严重影响,甚至让dc彻底丧失在十几年内追上漫威的机会。」

    西尔莎-罗南问道:「我们的电影会不会受到影响?」

    马丁说道:"你忘记了,前一个月,dc高层公开与我们做切割,还非常高调。

    "西尔莎想了起来:「他们说《小丑》不是一部dc电影。

    马丁对此早有所准备,拿起手机拨通杰西卡的电话,直接说道:「在媒体和互联网上营造点声势,再给《小丑》拉一波宣传。

    "工作室那边已经做好了预案,杰西卡回道:「我这就开始行动。」

    马丁看了眼时间,对西尔莎说道:「休息结束,继续去录音棚配音。

    「西尔莎出演的女配角,在影片部分段落中,声音会有所不同,现场录音很难做到,马丁干脆在后期制作上,让西尔莎使用变声音说台词,替换掉部分现场原声。

    这些工作对西尔莎来说并不难,当天下午就完成了。

    翌日上午,互联网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关于《蝙蝠侠大战超人》的消息。

    "dc搞砸了《绿灯侠》,又搞砸了这一部,把正义联盟计划搞的一团糟不说,还在攻击马丁-戴维斯的《小丑》不符合dc要求,这说明什么?《小丑》没有受到dc的干预,成功几率很高!"更有分析人士称:"近些年最成功的dc电影是《黑暗骑士》,最成功的dc角色是小丑!事情非常明显,dc管理层的那群猪,根本就不懂dc电影改编!真正懂dc的还是诺兰和马j!"1.(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美利坚名利双收不错,请把《美利坚名利双收》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美利坚名利双收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