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嬴绛请辞,试探李由

    李杰和孟合的动作很快,不到两天就挑选出来四个人。

    忠诚度、个人武力毋庸置疑,其中最为出色的是一个名为高行邺的年轻人。

    后殿。

    孟合将四人叫了进来。

    看到四人的状态我很满意,四人依次介绍了自己的身世,分别是高行邺、成明、朋介、艾方。

    因为此前孟合的汇报,我知道高行邺在这四个人中武力值最高,而且据说有些才能!

    高行邺二十有五,长得孔武有力,面容却是白皙端庄。

    我饶有兴趣道:“听说你出身上党,颇有些才能,没有入仕怎么去了军营?”

    高行邺拘谨道:“陛下开科考之前便先进行了秦军改革,小人虽能识得些字,然入不得乡贤良吏之眼,听闻秦军待遇如此优厚,便辍笔入了军营。幸赖上官赏识,将小人提到了中尉营,又得上官拔擢,才能得见天颜!”

    我满意地点点头,答话条理清晰、能说会道,的确不错。

    “行了,今后你们就殿外听宣,归于孟合治下,除了孟合及朕,没有任何人能调得动你们,明白吗?”

    “小人明白!”

    我呵呵一笑:“今后皆为郎官,不要自称小人了。”

    四人一喜,由兵卒到郎官,那可真是一步登天!

    “臣等谢陛下!陛下万年!”

    ————

    次日朝会,嬴绛罕见地来了。

    “咸阳令今日怎么来了?”

    殿内温暖如春,众人都脱了棉袍,唯有嬴绛身上还披着厚厚的袍子。

    嬴绛闻言,连忙起身递出一封奏报,轻声道:“臣今日是来向陛下请辞的。”

    我蹙起眉头,接过奏报放到了案上,既是辞呈,里面应该都是废话。

    我换了称呼,不解道:“族叔这是何意?”

    李由心里咯噔一下,不着痕迹地看向了嬴绛。

    嬴绛呵呵一笑,感慨道:“臣近来总觉得冷,还以为这咸阳比往年冷上许多,可见到其他人穿得如此之少,臣才意识到原来是老了!”

    算了算年龄,嬴绛今年已然五十有六,的确算得上高龄了。

    面上的话还是要说:“族叔还要护佑我大秦三十年呢!”

    嬴绛忙摆手道:“老臣的身体自己心里有数,还请陛下准了老臣的辞呈吧!”

    事已至此,我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既然如此,朕不能寡恩少德。”我沉声道:“诏令,嬴绛于大秦有功,今色衰致仕,朕不胜惋惜,着赐眉县食邑两百户!”

    嬴绛一愣,随即惶恐道:“臣只是做好咸阳令的本分,况且臣乃宗室,理当为陛下分忧、为大秦效力,何敢当此天大的恩赐,还望陛下收回此令!”

    殿中众人也有些惊讶。

    嬴政废除了分封,但并没有废除仅有收取赋税权力的食邑赏赐,可自嬴政即皇帝位以来,除了几个彻侯爵位的大功臣,以及我赏赐胡亥的食邑外,没有人再获此殊荣!

    这可不仅仅是财富的多少,而是代表着此人在大秦的尊崇地位!

    我呵呵一笑:“当年白掷作乱,奔走在咸阳城墙上的不是族叔吗?朕几次离开咸阳,虽然留下了监国之人,但保证咸阳安危的不也是族叔?更何况新城建造、咸阳道路交通法推行,哪一件于大秦都是不世之功!”

    当然,最重要的理由我没说出来,也不能说:他还有个在甘泉营练兵的好大儿呢!

    众人想了想,似乎有些道理。

    嬴绛还要推辞,我摆手道:“朕意已决,族叔不要再推辞了。”

    嬴绛见状只好作罢。

    “咸阳令便由嬴柊接任,李杰调任内史令,至于这卫尉嘛……由孟合兼着吧。”

    嬴柊是老宗正的儿子,接替咸阳令众人自然没有异议,李杰做卫尉这么多年,多有贤名,众人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可听到李杰调任内史令,李由心中又是一惊。

    连忙起身道:“陛下,李杰任章台卫尉十余年,恐怕只懂带兵,不懂为政育民之道!迁任内史令一事还请陛下三思!”

    殿中的人有些也许是还没反应过来,有些也许是怀有异样的心思,只是暂时没有理由反对,可李由自己不能不说话!

    丞相掌内廷六卿,内史令掌咸阳、两附郭及整个内史之地,直接让一家子外人掌控了,这还得了!

    若是将来有人传出什么谋逆篡位的谣言,那不管李家有没有做,怀疑的种子都会在皇帝心中种下,而且生根发芽,终有一天会埋葬整个李家!

    有些迟钝的这才回过味来,有些看明白的则是露出耐人寻味的表情。

    我正色道:“李相也说了,李杰任卫尉十余年,多有贤名。你是他的兄长,如此评价他,是否有失偏颇?”

    李由同样肃然道:“臣身为丞相,六卿各郡都在臣的治下!为朝廷计、为陛下计、为大秦计!绝不敢有任何私心!陛下既然提到臣乃是他的兄长,臣更要不避亲疏!李杰自小便舞刀弄枪、少读诗书,确无治理一郡之首的才能!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我沉思了许久,最终还是妥协了,缓缓道:“既然如此,那李杰暂时先不动了。”

    李由立刻道:“陛下英明!”

    我旋即补充道:“或许他真的不适合任一郡长官,不过口口相传的贤名总归做不得假,若有机会要让他去历练历练。为官之道,既要不避亲疏,也要任人唯贤。”

    “谢陛下教诲!”

    我敲了一下桌案:“内史令一职就让嬴上原去吧,族叔就再辛苦辛苦,替朕看着族内那些小子们不要惹出事来。”

    嬴绛倒是没有拒绝,宗正本来也没什么事,以他的威望接替嬴上原正合适。

    “老臣领命!”

    李由忽然觉得似乎哪里有些不对,自嬴政任当年嬴越大案的主角为内史令后,连续三任内史令、两任咸阳令都是嬴氏族人,怎么今天突然要任李杰为内史令……

    不及多想,我挥手道:“若无其他事,都退下吧,朕要和族叔说会儿话。”

    “臣等告退!”

    众人离开后,我笑意盈盈道:“族叔卸了官职,可要好好保重身体啊,宗正府那些事让他们去办就是。”

    嬴绛轻抚胡须,笑道:“谢陛下,老臣总算能享享天伦之乐了。”

    我跟着笑了笑,随即装作不经意道:“今内有族叔、外有李相等人,朕可无忧矣。”

    嬴绛应道:“老臣这些事算不得什么,李相等重臣才是大秦的柱石!别的不说,前些日子李相的堂弟触犯秦律,李相将人送到臣那里,还亲自登门反复交代,一定要严惩!大秦有他们为陛下分忧,实乃大秦之幸!”

    我仔细观察着嬴绛的表情,没有看出什么异常,看来嬴绛请辞的确跟李由没有关系。

    想想也是,李家再势大,总归不敢为难嬴绛!

    我放下心来,随后闲聊了一会儿,嬴绛便离开了。(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家父秦始皇不错,请把《家父秦始皇》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家父秦始皇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