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巨贪和珅

    嘉庆四年正月,乾隆驾崩,正月十三这天,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如果说一下中国古代的贪官,绝对不可以不说和珅,和珅的财产呢,在嘉庆帝抄家的时候,分为一百零九号,在这一百零九号里,有八十三号未估价。

    仅仅是这二十六号估了价的,在当时的估价已然到达了两亿两千三百万两了,如果按照米价每两银子一石的话,和珅的小部分财产(大概算是四分之一吧),已经可以购买两亿两千三百万石的粮食了。我们不妨做一个不怎么合理的换算,按照今天的米价来算的话,按照三元一斤来算,也可以算是六百六十九亿元了。而这样的数字也是由于今天的米价的便宜而缩减了的,更可怕的是,仅仅为四分之一。

    和珅的如此巨额的财产到底由何处而来呢?

    和珅,原名善保,字致斋,满洲的正红旗人。生于乾隆十五年(所以哪怕是乾隆后期提拔他,他也是正当壮年),他的先祖呢,并无什么显赫的门第。他的高祖因为军功得到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职位,正三品,世袭罔替。他的父亲曾经担任过八旗的副都统(正二品)和都统(从一品)。

    十来岁的时候,和珅得到了进入皇西华宫内的官学读书的资格,也算是紫禁城里的“国立贵族学校”了。十八岁那年,直隶总督冯英廉看中了和珅,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和珅,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投资,不可谓没有眼光。

    和珅精通满、汉、蒙、藏、朝、维六种语言,通读四书五经,长得也是帅气。在二十三岁的时候,和珅迎来了人生转折点,得到了乾隆帝的欣赏,得到了三等侍卫(正五品)的空缺,可以经常随侍皇帝出巡,有了回禀上谕的机会,也为了他以后的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

    他出身是秀才,在乾隆四十年的时候,升为御前侍卫,还兼了某旗的副都统。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再次升迁为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不久后又兼了步军统领兼京城崇文门税务监督。

    和珅可谓身兼五职,但值得注意的是,他身上的职位,其中户部侍郎、内务府大臣、崇文门监督都是管钱、收钱、用钱的“肥缺”,军机大臣更是实际的宰相,步军统领又是拱卫京畿重地的首席武官,和珅的升官之迅速以及乾隆对和珅之宠幸,可谓史无前例、空前绝后。

    和珅全家更是被乾隆从满洲正红旗抬旗到了满洲上三旗的正黄旗,成为了天选贵族。

    过了四年,和珅的户部侍郎变成了户部尚书,副都统改为了都统,在内务府大臣之外更是加了领侍卫内大臣,军机大臣之外也加了议政大臣、御前大臣。最为无上荣耀的还得是自己的儿子丰绅殷德被乾隆指定为和孝公主的额附(驸马),待年成婚,和珅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为了乾隆的亲家。

    和珅就是已经这样了,乾隆心里还是觉得和珅不够好,特命和珅再兼理藩院尚书,与“四库全书正总裁”,和珅在学问上确实有所能力,但四库全书这等工作,确实不是和珅能够胜任的,或者说他能看懂四库全书中的多少书籍,还是一个未知数。

    后来甘肃有一个撒拉尔回民首领,名叫苏四十三,乾隆四十六年起兵反清,攻打兰州。乾隆就让阿桂和和珅前去督师,阿桂当时身体有病无法前去,和珅只能自己先去。结果和珅在前方一顿胡来,差点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阿桂去了以后,才将局势挽回,轻松取胜。乾隆把和珅调了回来,按理来说应该是死罪,最低也是处分或者加以惩罚,而和珅居然升官了?乾隆对阿桂毫无赏赐,却给和珅又兼了一个兵部尚书,可谓荒唐至极,此外又加了一个“管理户部三库”的肥缺。

    两年后,甘肃的回民叛乱被镇压了,功劳又记在了和珅的头上,封和珅为一等公爵,在军机大臣、议政大臣、御前大臣之外又加一个“协办大学士”的荣誉职衔,户部尚书仍然保持,兵部尚书改为吏部尚书。

    又过了三年,和珅由协办大学士升为文华殿大学士。崇文门监督虽是油水极多,但职小位卑,乾隆没让和珅继续兼下去了,吏部尚书也让他不再担任了,但是户部仍然交给他,而且他更是成为了“管部大臣”,这可是位在尚书之上的职位。

    乾隆五十三年,林爽文被清军捉住,和珅又由一等男爵晋封为三等伯爵,赐号忠襄。乾隆五十七年,和珅又兼了翰林院掌院学士,这样一个秀才,未考举人、未考进士、未考翰林,却一下成为翰林的领袖。嘉庆二年,太上皇(乾隆)吩咐,和珅的户部管部大臣又加了刑部管部大臣。嘉庆三年,三等伯爵晋为公。

    如果乾隆不是在嘉庆四年正月死去,和珅恐怕还要升。

    和珅能得到乾隆的如此宠幸,第一个原因就是“伺意”,所谓“伺意”就是“先意承志”。乾隆想要什么,和珅先就猜到,至少表面上办理的十分妥帖。而不应该做的事,但乾隆想做的,和珅从不阻止。乾隆不想做或者没想到的事,和珅从不表现出比乾隆聪明的样子。

    比如和珅负责云贵总督李侍尧的贪污案件,李侍尧贪污十万,被大学士和九卿商议为斩立决,而乾隆有意保李侍尧,和珅就将“斩立决”判为“斩监候”,相当于死刑变为死缓,乾隆欣然同意,很喜欢和珅的察言观色能力。李侍尧案件审结后,大部分财产都被和珅私吞了。

    和珅能得到乾隆的如此宠幸,第二个原因就是和珅的能力,历朝历代的权臣都是能臣,而和珅这样的也必然能力出众。和珅勤奋好学,记忆力惊人,尤其是之前所说的通晓各民族文字,文化水平也较高。“他不是不学无术之徒,而是既有学问又懂权术的人”,在处理政务上也是一把好手。

    比如,清廷出兵戡定廓尔喀侵略西藏后,乾隆帝在《御制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中以及其他诗文中,对和珅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管理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乾隆曾说,用兵西藏和廓尔喀时,所有的谕旨都是兼用满、汉文下达;颁给达赖喇嘛和廓尔喀的敕书,则兼用藏文和蒙古文。大臣中能懂藏文的非常少,只有和珅能把这些谕旨用满文、藏文、蒙古文、汉文等各种文字撰写出来,加以翻译。和珅由此,凭借自身能力成为其主子唯一的心腹和代理人。

    而正是几十年前,雍正十三年十一月的时候,乾隆刚刚即位,那曾被称为“狂生”的孙嘉淦就警告过乾隆,他这样的一个“出一言而盈廷称圣,发一令而四海讴歌”的君主,一定要远离小人和进谄媚之言的大臣。

    乾隆到了晚年的时候,早已把孙嘉淦的话语忘的干干净净,从乾隆四十年以来,他开始重用和珅,他只觉得和珅的话语美妙动听、才干称心,哪还记得什么远离小人呢?

    只要有人反对和珅,必然受到严厉的“惩罚”,而这样的惩罚,一部分来自于和珅,另一部分来自于乾隆帝。和珅也确实有办法,能够让人在“捣乱”的时候,查不出真凭实据,最后只能自己落得一个“诬告”的罪名。

    比如内阁学士尹壮图,在乾隆五十五年的时候,上疏乾隆说各省的库银不足,都被督抚等高官挪用了。乾隆听到大怒,立马派尹壮图去查办,和珅为了包庇,向乾隆帝建议说应该派户部侍郎庆成陪尹壮图一起去。后来每每到一个地方,尹壮图到处都受庆成的掣肘,拖延时间,并且让管理银库的人赶紧去找商人借银子,每次都是银子借好了,尹壮图才能来检查,结果呢,尹壮图因为“妄言”的罪名,连官都丢了。

    还有之前的乾隆五十一年,御史曹锡宝弹劾和珅的一个家奴刘全所造房屋超出规制,乾隆派人去查,结果和珅连夜让刘全把房子改小了,结果曹锡宝受到了申斥。

    但也有一次和珅“栽了跟头”,山东的巡抚国泰和布政使于易简,都是和珅的私人,居然在乾隆四十七年被御史钱沣逮住机会处死,不过这是唯一的例外。

    我们都知道和珅圆滑,那他怎么会有这样栽跟头的情况呢?原来啊,钱沣的背后有一个人在帮助他,这人就是左都御史刘墉。

    刘墉是刘统勋的儿子,刘统勋也当过左都御史,后来升任至“东阁大学士”,当然查办过很多的高级官员,比如云南总督、巡抚,山西布政使、西安将军、归化将军、江苏布政使、江西巡抚等,可谓是“战功赫赫”,这位刘统勋死后,更是谥号“文正”。

    刘墉不愧是刘文正公的儿子,他打听到和珅也要派人去山东,指示国泰和于易简,想要以蒙混的方式,结果刘墉让钱沣将计就计。钱沣先化妆出发去山东,刚刚到距离北京不远的良乡,结果正好看到有一个人骑马向南方而去,记住了此人的容貌。随后,钱沣继续赶路,走到快到济南的时候,又看到那个人骑马向北而去。钱沣立马吩咐手下将此人拦住搜身,果然发现了国泰写给和珅的信,信上说道已经借好了商人的银子,放在了库里等待检查。

    糊里糊涂的乾隆不仅派钱沣去查账,还派了和珅一起陪同,外加刘墉和诺姆清二人,查办亏空。到了地方,和珅立马主张一天查完所有的账目了事,但是钱沣让已经查看了的、没有查看的都贴上封条,等到第二天再查看。第二天的时候,把库银一点点的拿出来慢慢查看,果然查出有些银子里有“圆丝、杂色”,不像库银,倒有点像商人的银子。然后钱沣派人贴出告示,让商人来库里领回银子,如果限期不来的话,银子就充公了。于是商人蜂拥而至,库存立刻“如洗”。国、于二人被押解到京城的刑部大狱,乾隆命自裁。

    和珅因此事恨透了钱沣,钱沣也知道得罪了和珅,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又向乾龙告了和珅一状,说和珅身为军机大臣,却每天不到军机处办公,只是自己一个人在宫里的“内右门”的“旧直庐”批阅公事。还说在军机处办事的人,仅有阿桂一个人而已,其他的几个人呢,像王杰和董诰只去“南书房”,像福长安只去“造办处”。遇到皇帝召见的时候,才一个个出来,赶去御前,“退,各还所处”。

    乾隆听到之后大怒,让钱沣兼领一个“稽查军机处”的差使,这可是个艰辛无比的活,结果钱沣仅仅一年就累死在职位上了。

    另外一位御史管世铭在一个酒会上,也不知喝醉了还是本性就如此的狂傲,居然当众说要弹劾和珅,当天晚上就暴卒在家中,可见和珅何等的猖狂。而像谢振定这样敢于殴打和珅的姨太太的弟弟、又烧了这位舅老爷的“违制”大马车的人,仅仅丢了御史之官,真是侥幸。

    阿桂可以说是和珅的眼中钉肉中刺了,地位还在和珅之上。和珅常常在乾隆的耳边进谗言,说阿桂在各地打仗、治河、查案,弄得阿桂真的是疲于奔命,在京城的机会很少,阿桂能够坚持到嘉庆二年而逝世,也确实是福气之人了。

    阿桂其实更多的身份是一个军人,政治上的勾心斗角、是是非非对于这位心直的将军,是不会去做的,更不屑于去做的。他可以说是很厌恶和珅,但对于和珅又无可奈何,只能在上朝之时,与他站的远远的,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也绝对不和他有沟通交谈,而和珅之所以不去军机处办公,独坐那“旧直庐”批阅公事,原因之一也在于此(正如当年鄂尔泰与张廷玉一般)。

    另外的一个原因就是,和珅自己一个人批阅公事,可以不让其他的军机大臣知道,等于架空了皇帝,而自己俨然行使某些皇帝之权了。乾隆被他蒙蔽得什么也不知道了,甚至乾隆自己想做什么、喜欢什么,和珅也都了然于心。

    依靠着这些权力和能耐,和珅开始“卖官鬻爵”,更是可以大发其财。那些企图升官的,必须要走他的门路;怕丢官、降官的,自然要走他的门路;那些不想升官也不怕丢官、降官的,为了“办报销”,也需要走他的门路(否则连自身必须的生活资料都不一定足够),因为他可以批驳账目单据,或拖延岁月。

    底下的大官为了攀附和“报效”和珅,不得不向部下的小官索取“报效”;于是小官为了“报效大官”,又开始在老百姓的身上打起主意。于是和珅这样的一个人贪污在上,却能给全国的官僚系统弄得不堪入目,民众苦不堪言。比如在乾隆六十年的时候,闽浙总督伍拉纳为了筹款报效和珅,竟然把他下面“不及格”的县知事“倒吊”起来一顿抽打。

    下面的各省督抚之中,也有不愿意同和珅同流合污、不与和珅合作的,很容易遭受不测之灾。浙江巡抚福崧得罪了和珅,结果在乾隆五十八年突然接到乾隆的旨意,押解他回京候讯,罪名是受了两淮巡盐使柴桢的贿赂一千两。其实啊,这个福崧并没有收钱,根据只不过是一个柴桢的账簿上“福公”的字样,而这个“福公”并不是说的福崧,说的是福长安。所以“馈福公金一千两”的字样,其实就是莫须有。福崧说“我见到皇上,一定要把和珅的秘密完全说出来。”和珅知道了以后,把他的供词中加了几局骂乾隆的话,乾隆看到后,没等福崧到京就下旨赐死了。

    后来,嘉庆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帝驾崩,次日,嘉庆帝将和珅软禁,旋即逮捕入狱,并且谕旨形式数落了他的20条大罪,朝廷上下喊杀一片,内阁一些文武官员甚至要求将他凌迟处死。

    后来由于和珅的儿媳(嘉庆帝之妹)固伦和孝公主求情,嘉庆帝采纳了几位大臣的进言,考虑到他曾担任清廷首辅大臣,出于“维护国体”的考虑,认为不宜在肆市诛之,于是网开一面,赐其狱中自尽。(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浅论满清不错,请把《浅论满清》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浅论满清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