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廖文山很恼火

    “陆同志,你把这两句话调换一下顺序,中间加一句取得长足进步。”

    “不行不行,陆同志还是换回刚才那一版,只是前面一句话微调一下。”

    “陆同志调出上一版来对比一下看看,不是这一版,那就是还上一版。”

    “真是太方便了,以前我们都要拿粉笔写到黑板上,现在电脑里一调就出来了,陆同志发明这个真是立了大功!”

    会议室内,讨论的声音此起彼伏,整个秘书一处的笔杆子们都十分积极踊跃地讨论,显然他们都很喜欢这种新模式。

    毕竟以前讨论,要么就是稿纸誊抄然后再分发到每个人手上,要么就是写黑板,不管哪一种都很浪费时间。

    现在换成电脑和投影仪,不仅极大提升了讨论效率,甚至能随时进行修改撤回,完全省去了手写的麻烦。

    最重要的是,现在这种模式更进一步加快了节奏。

    由于不再有过去那种讨论一会就要停下来等书写誊抄的断档,也让他们的思路更加连贯,反过来也能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讨论热情。

    很快半天的讨论下来,最后统计他们讨论出了214版。

    原本要是半天能讨论出两百多版,那他们能高兴上天,可现在他们却只是懊恼为什么不早些使用陆安的新模式,要知道在第三监察室,他们半天能讨论出七百多版。

    自己可是更专业的秘书一处呀!

    有人不服气地说:“陆同志,等下午吃饭过来我们就开始,我们一定要讨论超过七百版!”

    陆安对此委婉表示当初第三监察室讨论的是自己的稿子,自己才参加工作,所以肯定在各方面都有不足,所以出现各种错误都不足为奇。

    可现在这份是秘书一处的各位老干部群策群力写出来的,肯定挑不出那么多错误。

    廖文山更是直接说出不满:“把我和他放在一个档次上,这也太过分了!”

    最后还是王大平出面定调,表示他们的目标是把书记的稿子写好,而不是非要改多少版。

    王大平还笑骂道:“非要改几百版,你们是对现在这份稿件有多不满意?”

    只是话归这么说,但当下午结束,他们仍然又多讨论出四百多版来,尽管这是按照陆安一两个词改动都保存的算法,有相当水分,但也足以说明这些人对待稿件的锱铢必较。

    陆安相当感慨:“没想到书记一篇文章居然这么繁琐。”

    陆安前世也参加过县委的材料讨论大会,但县委的材料水平和要求,跟省纪委这种,还是要上呈中央的材料,那简直都不是一个档次。

    县委的时候,哪怕是县委书记的稿子,有时候也能差不多得了。

    但在这里,有时候一个字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反复论证。

    其他更不要说对政策的把握,以及对书记还有中央的喜欢偏好的理解,都会对材料的结构格式,以及突出重点有相当大影响。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就是眼界与格局的不同。

    陆安十分庆幸自己有后二十年的材料经验,否则要真换成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还真跟不上这群省纪委大秘们的思路。

    陆安看了廖文山一眼,不能不对这位省纪委办公厅的天才笔杆子充满敬佩。

    廖主任才是真正的天才,从小就是上了报纸的神童,后来又是高考状元,早早被省委预定了,是省纪委横刀夺爱给抢过来的,到了省纪委办公厅人家上手就能写材料,后来被重点培养,不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省纪委第一笔杆子。

    自己对比人家可差远了。

    可陆安并不知道,他敬佩的廖主任此时正在疯狂的精神内耗。

    他不明白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一直以来自己才是省纪委的第一笔杆子,每次讨论大会自己才应该是中心才对,怎么今天却成了那个陆安,就因为他发明了这个什么电脑新模式?

    而这个所谓新模式在他看来也就那么回事。

    或许效率是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提升,一天六七百版的稿子看起来很有成绩,但中间很多都是无用功呀!

    就这些人这些水平,有些明显的错误他们看不到,有些明明能过得去的地方,他们却翻来覆去的讨论修改,搞到最后还是用回原版。

    这根本是浪费时间。

    正是这样的原因,廖文山第一次几乎没有参与讨论,他认为这根本是侮辱自己的智商。

    最让廖文山受不了的是陆安最后看过来的眼神。

    那是什么意思?

    在向自己挑衅,他才是未来省纪委材料工作中最耀眼的明星吗?

    姥姥的!不就有点小聪明,搞出一个结合电脑投影仪的新模式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一直以来自己才是材料讨论核心的廖文山完全无法接受突然被人取代的结果。

    而且要是这个人真有本事,廖文山也认,可偏偏廖文山想起自己看过陆安写的材料,顶多也就是个县级水平。

    就这水平凭什么在自己面前现眼?

    想当初秦海龙带着他写的材料来找自己,自己看他材料的水平并没当回事,可谁知道这才几天,他居然就敢骑到自己头上来了?

    廖文山无论如何都忍不了。

    于是在讨论会后,他找到处长王大平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必须要压一压那个陆安的表现,如果再照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整个材料稿件的功劳就全成了他一个人的,我们整个秘书一处都要给他垫脚了。”

    “处长您想想,我们秘书一处所有同志辛辛苦苦讨论几天,结果最后给什么也没做的陆安得了领导表彰,这口气您能咽下去吗?”

    廖文山很聪明,他并没有从自己出发,而是从整个秘书一处出来,他考虑的都是整个秘书一处的事情,也是把陆安树立成整个秘书一处的敌人。

    王大平被说动了,可问题在于眼下的材料确实十分重要。

    “材料当然非常重要,我们必须要保质保量完成,但并不意味着要让陆安那小子摘了我们的桃子!”

    廖文山告诉王大平:“我们可以想办法把自己推上去……”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分手后,我进了省纪委不错,请把《分手后,我进了省纪委》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分手后,我进了省纪委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