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九章 朱元璋模拟吕氏!

    什么玩意儿?!

    刘伯温听到梅殷所说出来的话后,顿时一脑门子的问号。

    直接就被梅殷的操作给整懵了。

    什么情况啊这是?

    这怎么……突然之间梅殷就在这里谢自己了?

    自己教他啥了?

    自己咋就不知道?!

    哪怕是刘伯温一向聪明,但这个时候,也还是一下子被梅殷整懵了。

    完全不知道这是咋回事。

    刘伯温都茫然了,就更别说在边上看着的刘琏了。

    他是更加的茫然无措。

    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这自己爹也就是点了个灯,并说了一些安慰的话,别的也啥也没干啊!

    怎么梅殷就说出了这样的话,做出了这种事儿?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怎么看起来,竟像是在悄然之间发生了什么,特别不得了的事情一样?

    这事儿……不对啊!

    “梅小友我……教你啥了?”

    刘伯温看着梅殷,显得特别茫然的开了口。

    梅殷道:“你教我的很多啊!

    就比如如何让火铳快速发射,甚至于达到连发的事儿。

    你就已经教我了。”

    听了这话,刘伯温显得更加的茫然了。

    这……到底是啥情况?

    自己教了?

    自己为什么不知道?

    自己咋就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利害了呢?

    关于火器上面的事儿,他知道的连他儿子刘琏都不如。

    怎么这就教会了梅殷,如何快速让火铳发射,甚至于达到连发呢?

    梅殷道:“青田先生,你就是教我了。

    多谢青田先生!”

    梅殷说着,就走上前去,拿起刘伯温弄的火石火镰,将其凑到一块儿。

    卡卡的敲了两下。

    顿时发出一溜的火光。

    望着刘伯温,显得兴奋的道:“青田先生!这就是你交给我的办法!”

    刘伯温眨眨眼,这……是啥玩意?

    自己不过是点了一下灯而已,怎么……就变成了自己教他的办法了?

    “如何能让火铳快速发射,甚至于是达到连发的水平。

    这事我是思索了很久,一直没有找到什么好的办法。

    但是看到方才青田先生你点灯,我倒是突然之间,灵光乍现。

    想起了一个比较不错的办法。

    既然可以用火刀火石,相互碰撞出现的火花,把灯给点燃了。

    那是不是意味着,可以把火刀火石这些东西,给装到火铳里面,通过一些装置,来让火刀火石进行碰撞摩擦。

    用这些出现的火星,点燃装在火铳里面的火药。

    从而完成发射。

    这样的话,岂不是要比点燃火绳要方便快捷的太多?

    点燃火绳的话,将士们需要身上时刻带着燃火的火捻子,或者是火折子等东西。

    不仅麻烦,受制的条件也多。

    一但遇到阴天下雨了,那基本上火铳就没办法使用了。

    点半天都点不着。

    有了这新式的火铳的话,直接把点火的火石火刀这些东西,都给装到了枪里面。

    只要通过特殊装置,将其给激发点燃就行

    基本上受到阴天下雨的影响,会大大的减少。

    也特别的方便。

    关键还很迅速,啪的一下子,就能将火铳里面的火药给点燃。

    和现在的火铳有着极大的不同

    如今的火铳,点燃火绳之后的,还得等到火绳燃烧干净,方才能够射击……”

    梅殷越说越兴奋,忍不住握住了刘伯温的手道:“青田先生,这多亏了青田先生你教我啊!

    这要不是青田先生,把这东西教给了我。

    让我再想多少年,都想不到居然还可以通过这样的办法,来改进火铳。

    青田先生,真有你的!”

    梅殷满是激动之色,看起来完全不像是演的。

    真的是发自肺腑。

    刘伯温听到梅殷所说的话后,也大概明白了梅殷是什么意思。

    知道了他是想怎么来改进火铳。

    还别说,这个想法确实是出人意料。

    让人觉得,还真的可以这么一试。

    虽然他也不懂,这做火铳都需要什么东西。

    尤其是做梅殷所说的这种,可以快速发射的火铳,他更是两眼一抹黑。

    但听起来都是点火。

    用火折子点火,和用火石点火,其实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日常生活里点火的话,那肯定是火折子最方便。

    但按照梅殷的这个说法,好像换到枪上之后,却是火刀火石这东西更方便。

    好处更多。

    在明白了梅殷大概是什么意思之后。

    他反而显得是更加的茫然了。

    听着梅殷的话,怎么听怎么觉得别扭。

    话说,这些赞叹的话,不是应该自己对梅殷小友说的吗?

    怎么现在……就变成了梅殷小友给自己说的了?

    这……这都哪是哪啊!

    怎么感觉像是梅殷,又抢了本该自己说的话?

    一向脑子转的比较快的刘伯温,这次都被梅殷给整的有些茫然。

    不过看着梅殷这么高兴,一副激动的样子。

    刘伯温心里面也高兴。

    毕竟这今后梅殷小友,就是自己的孙女婿了。

    他越出色越好!

    越出色,弄出来的东西越多,今后在陛下那边的份量也就越大。

    自己给儿子他们找的大靠山,也就越靠得住。

    而且,刘伯温自己也是真的很想看到大明变得更加强大。

    毕竟大明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他在里面也是出了不少力气的。

    自然想要看到大明更进一步。

    仔细想想的话,也觉得好像……这次的事,自己也确实在里面出了一些力气。

    虽然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做出的寻常举动,就能让梅小友从中得到了重要的启示,想通了关键的问题。

    但梅小友从自己的这个举动当中,得到了启示,却是实实在在的。

    刘伯温也算是把这个事儿,给认了下来。

    毕竟自己,是真的做了点灯的这个举动。

    当然,心里面这么想是这么想,嘴上肯定不这么说。

    刘伯温满是谦虚的道,这些都是他无意间的举动。

    主要还是梅殷的悟性高。

    他这边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

    梅殷看着刘伯温的反应,心里面不由的满是笑意?

    成了!

    这次的事情彻底成了!

    燧发枪的来源已经成了。

    今后便可以放心大胆的做了。

    到时候,哪怕朱标这个大舅哥过来问,自己也可以很顺理成章的,就把这事情往刘伯温的头上扣。

    而且还不用担心今后,会出现什么漏洞。

    更不怕大舅哥,乃至于大舅哥后面的老朱,来到刘伯温这边就这些事情来询问刘伯温,确认真假。

    毕竟这些事儿,可是实打实的,真的没有半分的虚假。

    自己就是得到了刘伯温的启发,方才想出来的。

    刘伯温自己都承认。

    而且不仅是刘伯温,刘伯温的儿子刘琏,自己这个未来的丈人也同样在场,进行了见证。

    那这事儿肯定做不得假。

    事实情况就是如此!

    在这铁一般的事实面前,自己是真的不用多担忧了。

    在接下来,只管把燧发枪给弄出来就好。

    燧发枪这东西,绝对是跨时代的产物。

    至少要比大明现在的火器水平,高上很多。

    今后只要自己能够将其给弄出来,并大规模的量产。

    大明军队的战斗力,绝对能够向上提升很多。

    梅殷也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朱元璋他们明白,火器才是王道!

    带着大明走上一条更好的路!

    如今大明的这些军队的水准,堪称是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了。

    想要再接着提升战斗力,可谓是千难万难。

    能够保持逐步衰退就非常不容易了。

    接下来,热武器才是真正的大有可为。

    他要努力的把大明往这个方向带。

    只要大明坚船利炮够多,武力够强横。

    大炮的射程够远。

    那在接下来,大明说话就硬气,大明的空气就能变得特别的香甜。

    会成为诸多番邦之人,心向往之的圣地。

    让很多人提起大明,就觉得无比的神圣,令人神往。

    恨不得跪下亲吻大明的土地。

    不自觉的就想要来到大明这边,感受文明之光。

    相信在自己开了一个好头,并推动着人,往这条路上走之后。

    尝到了甜头的朱元璋,乃至于大明的诸多既得利益者们,会在这个事情上继续努力。

    向前进行推动,让这个事情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不过现在,梅殷只解决了一个燧发枪的事儿,还有红衣大炮的出处,也同样要从刘伯温这边,找到一些合理的支撑,

    把这个锅也给扣到刘伯温头上才好……

    ……

    “我大明的火器,真的算起来的话,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就是火铳,另外一种是火炮。

    既然可以通过一些办法,让火铳的威力大增,性能方面也进步很多。

    那是不是也可以想些办法,让我大明火炮的威力,也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在说了一会儿,关于火铳的事情之后。

    梅殷看着刘伯温出声说道,很自然的就将之给引到了火炮上面。

    对于火炮,刘伯温虽然知道的不算太多。

    但这么多年来,跟着陛下打天下,也知道这火炮确实是好东西。

    威力巨大。

    尤其是用攻城拔寨之时,威力更是大的惊人。

    在朱元璋带兵攻取天下的过程之中,火炮在里面,可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若没有火炮相助,在不少城池的攻打争夺上面,可没那么顺畅。

    “火炮确实不错,威力也很大。

    不过在我看来,火炮的威力没必要再提升,只现在的威力就足够了。

    甚至于可以说,已经是用不上火炮了。”

    刘伯温望着梅殷,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梅殷听到刘伯温的话后,微微愣了一下。

    不知道刘伯温,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的。

    怎么火炮的用处就不大了!

    火炮这东西,一直到了后世,那都是战场上的主流。

    威力简直不要太大。

    而且,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分类。

    简直是被玩出花来了。

    刘伯温开口道:“当初陛下攻打天下之时,火炮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攻城拔寨,用起来特别的顺手。

    但是现在,已经和当初的局面有了很大的不同。

    如今,整个大明都变的安稳了下来,

    陛下已经取得了天下。

    北元鞑子,也从大都逃走,远遁漠北。

    那些鞑子本身就不善于筑城。

    来到漠北之后,更是骑着马到处乱窜。

    很少再有相应的城池。

    就算是偶尔有一些城池,那也都不是什么坚城,不用火炮,便能够将其给攻下来。

    这些人一逃到草原上就难抓了。

    依靠着他们放牧的天性,来回游荡,居无定所行,踪飘忽不定。

    让人难以抓到。

    而火炮又非常的笨重,运输途中有着诸多的困难。

    一点都不方便。

    到了现在,火炮可以说在和北元作战上,完全用不上。

    不仅用不上,甚至于还成为了军队的累赘。

    不仅是打北元王庭那里

    就算是在今后收复西南那边,火炮的用处也同样不是太大。

    西南那边道路崎岖,天气闷热难行。

    很多地方都是天险。

    没有太正经的路。

    只是人走就特别的困难了,更不要说那沉重无比的火炮了。

    带着这些东西来行军,简直不要太困难。

    甚至于可以说,根本就行不通!

    所以这火炮能到今天的这个地步,其实就已经算是到头了。

    再往后接着进行发展,没有了太多的必要。”

    刘伯温说出来他对火炮的见解。

    听到刘伯温所说出来的话后,梅殷一时之间,有些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了……

    刘伯温是不是聪明人?

    这点毋庸置疑。

    这是个一等一的聪明人。

    从他在历史上留下来的名声,干出来的一些事。

    还有梅殷都没事想着往他头上扣锅,把一些不好解释的事儿,都扣到他头上的举动里,就能够看得出来。。

    刘伯温的名声和智慧,确实没得说。

    但是这个时候,却从他口中听出听到了这样的话。

    怎么说呢……

    只能说,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

    要是把自己放到这个时代,不知道后世的诸多事情。

    单纯以土生土长的大明人目光来看的话,也会觉得刘伯温所言并非没有道理。

    不仅是有道理,而且还是特别的有道理。

    火炮到了现在,对于大明而言,已经是没有了什么用武之地。

    没有哪里的敌人,值得他们用火炮轰。

    或者可以用火炮去轰。

    在这种情况之下,自然而然,也就没必要去发展火炮,弄这种笨重的大家伙,做着出力不讨好的事。

    但从后世而来的梅殷却很清楚,火炮这东西,必须要发展。

    不发展可不行。

    热武器才是正途,冷兵器终究有限制。

    只要把热武器,尽可能的,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

    便可以彻底的解决北方的问题。

    能够让那些能征善战的人,变得能歌善舞。

    哪怕遭遇了再大的灾难,冻死了再多的牛羊,也不敢再挥兵南下,进行劫掠。

    按照老传统打草谷。

    把属于他们的灾难,给转嫁到南面的众多华夏百姓身上去。

    也是在听了刘伯温所说的这话后,梅殷意识到,在这些在一些事情上。

    自己当真是任重道远。

    连刘伯温这当聪明人,尚且如此看待火炮。

    其余人就更加不用说了。

    想要在大明,推动火器大发展,很多人的思想观念,需要进行一个特别大的改变才行。

    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一些事儿,给做好。

    不过他也清楚,虽然有些观念看起来不好扭转。

    那全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新型的火炮。

    很多人在看待问题上,其实都特别的现实。

    在见到了这东西真的好用了。

    那很快就会在这事情上,心态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前提是他能够把相应的、好用的火炮给弄出来。

    让人看到效果。

    这样的话,很多事儿还比较好做。

    通过刘伯温的这番话,梅殷也明白了,为什么大明的火炮技术,会停滞不前了。

    根本性的原因,还是因为北元败退的太快了。

    老朱拿下天下的速度,也太快了。

    没有什么坚城,可供大炮轰击了。

    如果这场战斗,能够再多持续个十年八年,只怕大明的火炮,十有八九会有一个不小的提升。

    如此想着,梅殷就顺理成章的又一次,陷入到了呆滞里。

    看到那没说几句话,就又一次的陷入到了沉思里的梅殷。

    刘伯温和刘琏父子二人,不由的对视了一眼。

    这怎么……怎么这种熟悉的感觉,又来了?

    “梅小友?”

    看着坐在那里,陷入到了沉思当中,并逐渐变得越来越兴奋的梅殷。

    刘伯温尝试着喊了一声。

    听到了刘伯温的这声喊,梅殷的身子一抖,看起来像是从睡梦当中惊醒了一样。

    而后立刻站起身来,满脸激动之色的望着刘伯温,恭敬的又行了一个礼。

    出声道:“多谢青田先生教我!”

    听到梅殷所说的这话,看到了梅殷的反应。

    刘伯温又一次呆滞了。

    这……这啥情况啊这是?

    这怎么梅殷又要谢自己教他了?

    自己啥也没说啊!

    自己只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一些火炮的优缺点给说了出来,仅此而已。

    这怎么梅小友,突然之间就又来这么一出??

    这……梅小友又从自己所说出来的这些话里,得到了什么不得了的感悟?

    想通了一些关键的事情?

    这也不对啊!

    自己所说的这些,真的只是很寻常的话。

    他能从里面得出什么感悟来?

    刘伯温一时之间,又一次被梅殷这操作,给整懵掉了。

    刘伯温这个见多识广,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

    今天都被梅殷这些反应给整不会了。

    刘伯温尚且如此,就更别说刘伯温身侧的刘琏了。

    他更加的懵逼。

    被梅殷这突如其来的反应,再次给整的一愣一愣的!

    有被梅殷的这个操作,给惊到了。

    “那个……梅小友,我……教你啥了?”

    一向自信的刘伯温,这个时候,都显得有一些不太自信的望着梅殷开了口。

    “青田先生,你就是教我的,你不是说这火炮逐渐被淘汰,成为鸡肋,是因为火炮过于笨重吗?

    既然过于笨重,那咱们就做一些小型的火炮嘛!

    让其变的轻便好携带。

    实在不行,咱们还可以想些办法,让火炮变得好运输。

    比如可以在火炮身上,加上两个轮子,乃至于四个轮子。

    把它弄得如同马车一样。

    让牛马拖着走,那不就方便快捷了?

    青田先生,这可当真是一个不错的好办法!

    若非青田先生所言,我说什么也不可能想到这些!”

    梅殷一脸激动,外加感激的看着刘伯温说道。

    把他心中的激动,等诸多感情演绎的淋漓尽致。

    把火炮造得更加轻便,或者说是在一些沉重的火炮身上加上轮子,让牛马拉着走着?!

    听到了梅殷所说的话后,刘伯温脑海当中,宛若有着诸多闪电划过。

    一下子,就让他想到了诸多的事情来!

    整个人机灵灵打一个寒颤!

    似乎一下子就悟出了很多的道理。

    这……这好像梅小友所说的这事儿,确实很可以啊!

    这听起来,是一个很好解决的事办法!

    关键还简单实用!

    火器沉重,不好运输了,就给他造的小一些,轻便一些。

    还可以给火炮加上轮子,让其变得和车一样!

    给火炮种加了这种轮子了之后,等于算是给火炮装了腿。

    那一下子就好运输太多了!

    这当真是一个特别好的主意!

    听起来确实一点都不难,让人觉得挺简单。

    可在此之前,咋就没有人往这方面去想?

    刘伯温的心情,一时间显得特别的激荡。

    自己这孙女婿,还当真不一般!

    他的很多想法,和大部分人都不同。

    很多只是寻常的东西,可是在他看来,却往往能够给出,很不一样的结果。

    自己这次,是真的捡到宝了!

    也不枉自己之前,丢那么大的人,死皮赖脸的要把孙女嫁给梅殷。

    为此不惜动用了诸多手段。

    还是很值得的。

    “梅小友,这……依你之所言,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这……你是咋想到的这事儿?

    这样的事情,都能让你想出来!”

    刘伯温望着梅殷出声说道,声音里都带着惊叹和感慨。

    梅殷道:“这多亏了青田先生,你刚才所说的那些话。

    才让我一下子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

    想到了该怎么做!

    青田先生,这件事情你是居功至伟!”

    刘伯温听到梅殷的话后,顿时显得更懵了。

    这咋又是自己?!

    自己可真啥也没说啊!

    但若是顺着梅殷所言,再继续想想的话。

    好像自己在这事情里,也确实是有了一定的参与。

    梅殷道:“好多事儿,看起来简单。

    有不少事情,都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捅破了之后一文不值。

    但是在没有人,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之前。

    却是许多人绞尽脑汁,头都想秃了,也想不出合适的办法来。

    这件事情便是如此。

    若非青田先生,你说出了那些话,让我想到这些。

    我想要想明白这些,是真不容易。

    甚至于一辈子都想不出!

    所以这件事儿,青田先生确实居功至伟!”

    梅殷特别真诚,又激动的把一连串的帽子,对着刘伯温给扣了上去。

    把刘伯温听的有些迷糊。

    虽然总觉得事情似乎有哪里不太对,但他顺着梅殷所说去想的话,却又觉得还确实有那些一些道理。

    自己在这里面,确实是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心里想着,刘伯温却连连摆手道:“居功至伟这个算不上。

    只能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主要还是梅小友你悟性高。”

    听到刘伯温这么说,梅殷心里面顿时又是一乐。

    好好好!

    这火炮的事情,也逐渐有些着落了!

    “青田先生,这轻便性的问题,可以通过这样的办法解决。

    但我觉得,还有不少事情,需要接着解决。

    比如火炮威力,我觉得还是不够大。

    要是能够想办法,把火炮的威力,给提升个几倍那才是最好。

    不过,想要做到这些可不容易。

    我思索了很久,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梅殷又一次开始引导着话题,往他想要的方向去了。

    “你说,这同样都是火器,为什么这火铳的威力和火炮比起来,却差了那么多?”

    “这事儿,其实倒也好理解,无非就是火铳管的太细,也太短了。

    需要人拿着,所以装填的火药也少。

    那威力,自然也就跟不上了。

    至于这火炮,则完全不同。

    火炮的炮管,特别的长,也特别的大。

    可以多装填上,很多的火药。

    火药装填的多,那威力自然就大。”

    刘伯温听到梅殷的疑问之后,便顺口说道。

    听了刘伯温说出来的这些话,梅殷顿时又露出来了沉思的神情。

    而后,神色变得无比的激动起来。

    又一次对着刘伯温郑重的行礼:“多谢青田先生教我!!”

    刘伯温整个人,都有些麻了。

    不是……什么情况啊这是?!

    这咋自己又教梅殷这个孙女婿了?

    自己的短短时间里,竟然……让他顿悟了三次?

    这……哪怕刘伯温在大本堂当中教书,特别想要看到一些悟性特别好的学生。

    可此时,也是被梅殷做出来的事情,给整的懵掉了。

    只觉得无比的茫然。

    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只是随口一说,便能说出微言大义?

    能够让梅殷这个孙女婿,不停得出新的感悟来?

    “那个……我哪里又教你了?”

    刘伯温忍不住望着梅殷出声询问。

    在说这些话时,刘伯温自己心里面,也禁不住升起来诸多的茫然。

    总觉得有些懵。

    梅殷面上的兴奋之色,却丝毫不减。

    “就是您说的,那火炮比火铳威力大的原因啊!

    您不是说,这火炮能够比火铳威力大上很多。

    就是因为火炮炮管大,里面装的火药多吗?”

    刘伯温听到梅殷这么说,点了点头的。

    “对,这些是我说的。

    那……我教你了什么?”

    梅殷道:“既是因为装填的火药够多,火炮的威力才会变得这么大。

    那我想要造出威力更大的火炮来,是不是就可以,从这个最为本质朴素的原理上面去着手?

    弄出比现在的炮管更加粗大,能够装填更多火药的火炮出来?

    那是不是意味着,今后就能够能造出威力更大的火炮了?

    青田先生!这个简单的道理,我在此之前确实没有想到!

    今天被青田先生你,一语惊醒梦中人。

    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听到梅殷所说出来的话后,刘伯温都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了。

    这怎么……事情还是有些怪?

    那些话,确实都是自己说的。

    可是这结果,却和自己所想的完全不同啊!

    谁能想到,梅殷这孙女婿的悟性,竟然如此之高!

    随便和自己进行一些闲谈,他都能够从中,得到这么多,别人所得不到的东西!

    这……在感到有些茫然的同时,刘伯温也忍不住在想,自己教书育人这么厉害的吗?

    果然,自己在大本堂里面教那些皇子,还有勋贵之家的儿子们进行读书。

    不是说自己教的不好,实在是那些人悟性不够。

    那些人,但凡有自己家孙女婿一半的悟性。

    也绝对不会变得大不一样。

    自己也不用为在大本堂那边教书,而感到痛苦。

    一瞬间,梅殷都已经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了!

    这场谈话,进行到了半夜,才算是结束。

    梅殷和宁国公主在诚意伯府歇息。

    他们本是要走的。

    但是刘伯温已经是让人,给提前安排了住处。

    真的说起来,梅殷还没有和他家孙女成亲,这个时候就在刘伯温家里留宿,着实有些不太好。

    但刘伯温却懒得去管这些。

    再说,梅小友可是和宁国公主殿下一起,在这边留宿的。

    和梅小友自己在这里留宿,有着根本上的区别。

    况且刘伯温,心里也有些想要这事情发生。

    最好是能有一些闲言碎语,传到梅小友的耳朵里。

    这样的话,才能够把梅殷小友这个优秀的孙女婿,给牢牢的绑在他们家这边,不出任何的意外!

    可以说,刘伯温在自己孙女和梅殷成亲这件事情上,是煞费苦心……

    ……

    第二天上午,梅殷和宁国公主二人,从刘伯温府上离去。

    梅殷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心满意足。

    成了!

    这次的事儿成了!

    回去之后,自己就可以着手弄燧发枪,和红衣大炮了!

    ……

    【宿主是否选择模拟太子侧妃吕氏?】

    听着模拟器上响起的声音,朱元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是!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不错,请把《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