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是,我旋转爆轰发动机刚定型啊?

    开会的前一天,成洛马研究中心!

    “……适用于轴对称环流道的圆台诱导斜爆轰燃烧组织……”

    “……计算可知,飞行工况相较于圆锥和斜劈,环形燃烧室中圆台可以同时实现斜爆轰波的加速起爆和稳定驻定……”

    “……以上计算,这种模式最高工作极限速度可以达到18马赫!”

    李洋教授正在做最后的“旋转爆轰发动机”设计方案。

    是的,旋转爆轰发动机!

    从赵默提出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七年的时间了,终于要完成定型了。

    这七年,是我国航空航天高速发展的七年。

    弹指一挥间,威龙歼二零都已经服役快四年了,但旋转爆轰发动机还没有定型,时间之长,可以说是非常漫长了。

    当然,这个漫长也只是相对于我们的高速发展来说。

    相对于一款飞机发动机的研究时长来说,七年并不算太长,中规中矩吧。国内外研制一款飞机发动机超过十年时间的比比皆是,七年在十年面前可以说相当快了。

    李洋教授的自我感觉和认知是太慢了!

    很简单,因为我国在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太快了!

    可控核聚变这种未来的东西都实现了,室温超导这种根本不可能诞生的东西都诞生了,他主导研制的“旋转爆红发动机”还没成功,这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尽管这里面因为室温超导材料的突破、“华夏之光”人工智能等材料和技术的突破导致的“旋转爆红发动机”研制时常延长,但李洋教授也认为不能接受。

    飞机发动机,特别是高超音速战斗机的发动机的研制,肯定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材料和技术等方面的突破,发动机的研制肯定是要应用到这些突破的新材料和技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方案被推翻,重新来过的情况。

    旋转爆轰发动机的研制就遇到了。

    室温超导材料诞生了,怎么能不第一时间应用上?

    强人工智能诞生了,那肯定是也要应用上啊。

    于是乎,旋转爆轰发动机的方案一改再改……

    万幸,在这期间终于是没有大的技术突破了,旋转爆红发动机终于是到了最终敲定的时候了。

    李洋教授此刻的心情,除了一点点遗憾之外,遗憾于时间太长了,更多的还是高兴和如释重负的,一边撰写着报告,一边在心下想着:“总算是没有辜负赵院士的期望~”

    旋转爆轰发动机的初始设计方案,是赵默提供的,当初他还一度请求上面安排赵默院士来主导,结果赵默院士去搞航天去了。

    当时他还是有些情绪的,后面随着赵默院士搞出一个又一個惊天动地的大成就,他的情绪彻底没有了,剩下的只有庆幸,庆幸赵默院士没有来主导旋转爆轰发动机的研究,否则的话可控核聚变、室温超导材料这些不就要延期了吗?

    那些成就延期了,那可就是特别重大的损失了!

    别说旋转爆轰发动机了,哪怕是宇宙战舰的引擎来了,也是弥补不了的。

    七年的时间,当然不止是确定了方案那么简单。除了眼前即将完善的设计方案之外,在成洛马的研究基地内还有着数架验证机,装载了旋转爆轰发动机的高超音速战斗机验证机。

    七年之内,偶尔会有相关的报道,说李洋教授率领的团队实现了旋转爆轰发动机的试车、我国实现了高超音速武器的飞行等等。

    特别是“鸣镝”飞行器,更是屡见于网络和各大媒体的报道之中。

    网络视频中,鸣镝飞行器飞过,发出“呜”的急速呼啸声,给人以极大的震撼。虽然是视频,但也可见高超音速武器的强悍。

    而这些视频、报道,其实都是报道的装载了旋转爆轰发动机的高超音速战斗机验证机!

    李洋率领团队实验了多个方案,现在做出了最终的敲定,是综合评估之后兼具了性能、成本、维护等等因素之后敲定的,一种命名为“旋转爆轰+斜爆轰”的方案。

    太过于投入的李洋教授,中午饭、晚饭都没吃,一门心思埋头撰写方案。

    直到成洛马老大闯入了他办公室,火急火燎的找到他说:“紧急会议,我们立即启程去一趟京城!”

    李洋教授才如梦初醒,第一个反应就是摇头不去。

    什么紧急会议有他手上的设计方案重要?

    直到成洛马老大说了一句“是赵默教授那边有了重大发现”,李洋教授才猛地从位置上站了起来,眼睛瞪得老大:“什么?那还不赶紧走!”

    成洛马老大:“……”

    然后,他们当天飞到了京城。

    第二天,参加紧急会议。

    李洋看到了很多熟人,都来了,心里面暗暗盘算这次的“重大发现”到底有多大,然后寻找了一下看能不能找到赵默,他要和赵院士当面聊一聊。

    可惜,没看到人。

    问了一圈,也没人知道赵默现在在哪,大多猜测说可能还在锦屏实验室那边吧。

    “所以,暗物质有了发现?不会吧?”

    结合这些信息来看,李洋忽然心中一动,有了些许猜测,不过不敢肯定。

    暗物质这玩意太过于“玄幻”了,比室温超导、可控核聚变还要让全世界的科学家摸不着头脑,目前为止就没有一个科学家敢打包票或者发现过。

    目前而言,暗物质在理论上并没有搞明白,只是因为一些现象然后假说有这么个东西,于是科学家一窝蜂的去想办法寻找,通过实际反过来再去搞懂理论。

    这个科研的逻辑不能说错,但只能说是有些过时,因为这是爱因斯坦之前的科学家的方法。

    爱因斯坦之后,基本上是理论先出来,再去指导实践。

    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在20世纪的科学界占据C位,由他开始的先出理论再去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是重要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李洋也在现场发现了一个敏锐的现象,那就是科学家是先来的,唐尧等部门负责人反倒是后来的。

    很快,李洋和杨总师、江院士等人先进了会议室开会。

    主持会议的是经常出现在电视上的那位,这令李洋心神一凛,觉得此次赵院士的重大发现或许还真是和暗物质有关。

    “这次会议的起因是赵院士在锦屏实验室那边确认发现了暗物质……”

    会议主持没有任何的客套,第一句话就点名了召集这次会议的原因。

    只此一言,包括李洋教授在内,所有到会的科学家都哗然一片。哪怕在座的会议主持以及另外六个陪同之人,也不能让震惊的他们安坐如山。

    “竟然真的是暗物质!”

    李洋一双眼睛瞪得比昨天更大更圆,忍不住咽了好几口唾沫,以此来平复心中的震惊情绪。

    会议主持并没有被他们的震惊哗然给影响到,自顾自的继续说道:“……其实,很早之前赵院士就和我们讲过有关暗物质的问题,那是在三年多之前的2014年了,当时他已经推导出了暗物质方程,规划了暗物质应用的相关领域……现在暗物质被发现了,赵院士认为他规划的一些重大科研工程是时候上马了,所以这次邀请大家来,是请大家出言献策的,群策群力做好相关的评估工作,同时为后续的研发工作制定方案……”

    李洋也好,还是其它在座的专家、各大军事研究机构负责人无不瞠目结舌,半晌无语:“……”

    其他人不知道,反正李洋在会议主持人的讲话完毕之后,他的脑子里有且只有一个念头:“赵院士的高度,有一个算一个,我们就算是坐火箭也赶不上啊!”

    2014年就有了重大发现,并规划好了?

    这是什么神操作?

    有这种操作的是什么神人?

    要知道,现在已经2017年了啊!

    要知道,规划好的可是暗物质啊!

    哪怕这些年以来,所有人都习惯了赵默的“神操作”,他也承认赵默“神乎其神”;但是,听到会议主持这番话里面的这些内容,他还是忍不住叹服了!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他对于赵默的佩服,以前说是高山仰止,景行景止,现在就是五体投地了。

    他甚至有些费解,我们国家,不,应该说是全世界,怎么会诞生出这样一个“神人”出来?

    论学术成就,之前是在数学上,走到了数学的巅峰,那么现在,物理上也走到了巅峰。而且不仅仅是理论,还包括实践!

    暗物质方程!

    发现了暗物质!

    理论和实践,赵默都占了。

    至于“赵默都已经规划好了,还要我们来评估制定方案干嘛”的想法,他是一丁点也没有,相信其他人也没有,因为差距太大了,根本生不出这种想法。

    当然,更重要的是,暗物质这一领域,他们非常陌生啊!

    在这个世界上,目前也就赵默可以说是熟悉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能说什么?

    只能是听话照着做、听话顺着做了!

    李洋的眼神看了一圈,和杨总师、江院士等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震惊和苦涩,不过都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兴奋起来,这可是暗物质啊!

    但很快,当李洋拿到纷发下来的资料,看到暗物质方程、暗物质相关的推演情况,他的脸上出现了浓郁的苦涩:“不是,我的旋转爆轰发动机刚要定型,你给我来暗物质引擎?”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说你有钢铁意志,你来真的?不错,请把《说你有钢铁意志,你来真的?》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说你有钢铁意志,你来真的?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