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九十四章节——淞沪血战(2)

    天阴沉沉地,在这十月的冬季上海。因为数处大战,交战双方的血水流的到处都是。上海这块交战地方,几乎每一块土地,都由烈士们的鲜血。在停战间隔,双方的人员在收拾尸体时,那些帮忙的群众,流众泪把Z国士兵的身体擦干净。有些士兵在与敌战斗中用口咬住对方分不开来,只有把敌的身子割下一部分共同安葬。说是安葬,也只是在一处集中的地带把英雄们埋在一起。这个时候,真的可以是青山处处埋忠骨。再有的百姓看到地上断肢,只能凭着军装去分辩,这个时候,再坚强的男儿也有泪流。没有走进战场,又怎知是这样的血腥?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会真正明白这场战争打的有多惨。不是动下嘴皮子解决问题那么简单。

    胡刚呢?在战争没有打到这块的日子除每天收集信息,也在心中回忆那书本中的一些资料。以便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参考,是些什么呢?他经过多次思考开始把自己驻防这块地带的资料整理了出来,是用与血与泪在心中读者那些文字的记载——

    柳川平助率领的新组建的日本第10军做好了大规模登陆杭州湾,抄袭上海地区中国军队侧背的准备。这是淞沪会战中日军第三次大举增兵,第10军主要由从华北抽调的第6、第18、第114师团和国崎支队,第1、第2后备步兵联队,独立山炮第2联队、野战重炮第6旅团等兵力组成,此时日本大本营已意识到上海战争旷日持久对己愈发不利,华北方向不能再作为战略重点,故而决定再次增兵淞沪,开辟另一个战场,并把攻击地点选在杭州湾。之所以选定这里,一来这里中国守军兵力薄弱,二来距离淞沪战场距离适中,可以实施包抄迂回。

    11月5日凌晨,白茫茫的雨雾和潮汛使长江口至杭州湾的水域一片迷蒙,在弥漫的浓雾里,日第10军在80多艘舰船运送下,悄然杀至。从南通的狼福渡到金山嘴、乍浦和镇海要塞,日军舰艇先声东击西地开炮侦察,接着航空母舰上的飞机一批又一批地起飞,将重磅炸弹倾泻到海岸目标,步兵在强大火力支援下,在全公亭、金山卫、漕泾等处登陆。这一地段良好的地形和水文条件使日军的登陆更加顺利,而抗击登陆的中国守军居然只有一个三流师第62师的2个步兵连,一触即溃,上午10时,3000多名日军从全公亭上岸,第一梯队登陆顺利成功。

    敌人从天而降,70万大军登时面临腹背受敌、全军覆没的极度险地,淞沪战场中国军队迎来了最惨淡的噩梦。

    11月9日,日军占领枫泾,并西指嘉兴、平望。至此,沪杭铁路已被切断。

    北面日军也突破中国军队的苏州河防线,淞沪地区中国军队陷于两面受敌,退路完全被切断的危险境地。

    直到9日晨,中国最高统帅部和第三战区才迟迟下达了全线总撤退的命令。

    如果在下达命令时组织交替掩护,本可以避免许多不该有的损失。因为第一线部队还在受到当面日军的强大压力。但是,可惜又是一个笼统的全线大撤退的命令。也就是说,南京统帅部已经惊慌失措,放弃了对部队的指挥责任。此时的中国军队有的还在防守江海岸防线的浦东地区,他们还要渡过黄浦江,没有掩护怎么能赶在敌人合拢前逃出包围圈呢?

    日军在杭州湾等地登陆的消息已传出4天多了,每个军人都知道在军事上其意味着什么。不赶快逃出包围圈,那不是要当日军的俘虏吗?3个月来浴血奋战的结局却最后当俘虏,那算什么名堂,俘虏就意味着苦难,这是每个将士都清楚的。

    于是,大撤退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了大溃退、大溃逃。每个人、每个部队都争先恐后地向惟一的缺口--沪宁线涌去,一下子秩序大乱。

    张发奎后来回忆说:\又有敌机扫射,专炸小车,于是换上百姓长衫,溜之大吉。

    天空中的日本飞机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低飞俯冲,狂轰滥炸,疯狂扫射,中国士兵成片成片地倒下,血肉横飞,哀鸿遍野。路边水沟中随处可见肿胀发臭的尸体。

    日军分成小股或明目张胆或化装潜行,混在中国大军中到处制造恐慌,尽兴地开枪射击中国军人,竟然无人加以制止,加以还击,从而使混乱更为严重。

    本来按预定计划,上海我军撤到苏福线和锡澄线要依托这两道屏障阻击日军,配合以南部的乍浦至嘉善的乍嘉线、海盐至嘉兴的海嘉线70公里防线阻击日军,这就是不惜花费巨资,请德国顾问设计,从1934~1937年苦心经营3年才修成的\(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抗日之小兵传奇不错,请把《抗日之小兵传奇》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抗日之小兵传奇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