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茶馆辩论

    “如果宋哲元愿意抗日,选他做抗日领袖自然是千妥万妥,但若是宋哲元无心抗日呢?“

    陈修括的态度软化下来了,可陆文青的气还没消,自顾自的喝了口茶,然后把茶杯拿在手中把玩儿着,毫不客气的反问道。

    这话说完,林秋和陈修括都是面露沉思之色,被林秋叫进来的那个男生似乎对陆文青的话有些气愤,刚想开口却被陈修括按了下来。

    “陆先生有什么话还是明说的好,冷嘲热讽可不是什么君子之风。”

    陈修括用手拍拍同伴的肩膀,示意他不要激动,然后回过头来看着陆文青开口道。

    这次陆文青察觉出来陈修括现在和刚才的态度不一样了,陈修括虽然仍是一副冷嘲热讽的口气,但实际上却没有对陆文青刚才的话进行反击,陆文青翻着眼皮的打量了陈修括一阵,见他脸上无喜无悲,看不出什么端倪,将手中把玩儿的茶杯放下,神态变得有些端正,然后说道:“那我就明说吧,宋哲元不会去做你们的抗日领袖,因为他压根就不想抗日!”

    “你胡说!宋委员长的二十九路军在长城和日军血战数月,阵亡将士数以万计,功勋卓著,宋委员长是公认的抗日英雄,岂容你这小人肆意污蔑!”

    陆文青话音刚落,陈修括身旁的男生再也压不住心中的火气,腾的一下站起来,指着陆文青的鼻子大声叱责,恶狠狠的目光死死盯着陆文青,一副要和陆文青拼命的势头。

    “说不过就想想动手么?”陈大正冷哼一声,啪的一下把那男生的手腕抓住按在桌面上,那男生还想抬起胳膊把陈大正的手甩开,但陈大正自幼习武,臂力岂是他一个学生能比的,几次用力都没有挣脱,反倒把自己憋的脸色通红。那两个装作无事进来喝茶的巡警一直在关注着这里,看到这一幕两人对视一眼,刚想走过来,却看见林秋在桌下的手冲他们轻轻摇摆,两人犹豫了下,还是坐了回去,只是目光一直盯着这里。

    “伍南生,不要激动,听他把话说完,如果他说的不对,我们自然要为宋委员长讨回公道。”

    陈修括赶忙站起来,劝身边的同伴不要激动,林秋没有说话,只是把目光转向陆文青,眸光平静如水的看着他。

    “大正,放开他,我们是来讲道理的,不是来打架的。”

    陆文青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淡淡的说道。

    陈大正冷哼一声,狠狠的瞪了那男生一眼,松开压着对方的手,然后坐下,伍南生也毫不示弱的瞪了回去,两人互相瞪着,但都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陆先生,请继续。”

    陈修括向陆文青伸了伸手,示意他继续。

    “二十九路军血战数月不假,和日本人有血海深仇也不假,可这和宋哲元抗不抗日没有什么关系。”陆文青继续喝着茶,在心里想了一下,决定把二十九路军和宋哲元分开来谈,免得惹起冲突,毕竟二十九路军在民众中威望正隆。

    “哦?此话怎讲?”

    陈修括闻言之后眼中精光一闪而过,继续问道。

    这些陆文青心中的疑惑更重了,陈修括看似在和自己辩论,实际上他根本没有谈论自己的观点,反而不断的在引导着自己的话,这让陆文青心中有些后悔前对宋哲元的评价太多而且太明确了,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自己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就算陈修括不动手,那个伍南生出去振臂一呼,群情激奋的青年学生也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陆文青小口小口的抿着茶,心里不住的盘算,最后决定继续把自己的话说完,虽然他暂不清楚陈修括到底想干什么,但是他感觉到陈修括是想让自己继续说下去的,不只是他,坐下陆文青对面一直安静注视着自己的林秋也是。

    “你们总是称宋哲元为宋委员长,可他这个委员长是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委员长,冀察政务委员会是什么部门不用我说,西单胡同的血迹未干,你们应该记得很清楚”陆文青一边说着话,眼神一边在对面三人面孔上扫过。伍南生满脸不信,陈修括低头喝着茶,林秋依旧安静的倾听,只是当自己目光和她对视的时候,平静如水的眼眸中确有一丝波澜在闪动。

    “你们可能会认为宋哲元就任冀察政务委员长一职是相忍为国,忍辱负重。那么丰台事件和沧州事件是怎么解释?”

    陆文青继续说着自己的理由,语气比刚才强硬了些,刚才三人的表情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同时对陈修括的身份有了个隐约的判断,但他还不太敢确定。

    丰台事件和沧州事件是宋哲元身上无论如何洗不掉的两大污点,丰台事件自不必说,丧师辱国,臭名昭著。丰台事件则让人更加气愤不已,绥远抗战爆发之后,为防止日本人可能的应对,国民政府调集三个师的中央军北上,但却被宋哲元以《何梅协定》为由挡在了沧州,坚决不让中央军进入平津地区,好在日本人只是大规模增兵和演习,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因此没有造成什么恶果,知道的人也不多。

    把沧州事件的前因后果向对面三人解释清,陆文青看了看三人表情。伍南生神色黯淡、将信将疑,陈修括面孔依然平静,但眼神却不时闪过奇异的光芒,内心似乎并不怎么平静,林秋低下头抿着茶,不敢和陆文青对视,但端茶杯的手在微微颤抖,显示出内心的兴奋。

    “如果宋委员长真如你所说,无心抗日,那他为何要保护爱国青年,甚至不惜得罪日本人,而且还多次组织二十九路军和北平诸多大学进行联谊。”

    神色黯淡的伍南生抬起头来看向陆文青,面色严肃一字一句的问道。

    他心里已经有些相信了陆文青的判断,但他真的不愿意相信这是事实。

    如果宋哲元真如陆文青所说的不愿抗日,那么一旦爆发战争的话。北平怎么办?天津怎么办?华北怎么办?

    伍南生甚至不敢继续向下想去,心中一片恐惧,此刻,他看向陆文青的目光甚至多了一份期骥,他希望陆文青只是在说大话,哪怕只有一部分是假的也好。

    “因为他需要声望和拥护,不管是对日本人,还是对国民政府,宋哲元都需要你们。”陆文青喝了口茶润润嗓子然后又继续开口:“抗日领袖这顶帽子,宋哲元不会接,可也不会不接,或者今天接了,明天再藏起来,这取决于他身上承受的压力变化。如果日本人施压过重,宋哲元就会接过这顶帽子带上,然后凝聚两省两市的民心物力和日本人抗衡,如果国民政府施压过重,宋哲元也会毫不犹豫的把这顶帽子摘下来,以《何梅协定》为借口,不接受国民政府对他的一切命令。”

    陆文青的话让伍南生的眼睛中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碎了,他痛苦的抱着头,想让自己和鸵鸟一般,再也看不到外界的黑暗。

    陈修括听完之后没有说话,而是端起茶杯小口抿着,借此掩盖心中的激动,他其实是北平学联在一二九运动中发展的成员,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联虽然发展了大量的革命青年,带动了全国抗日的浪潮,但付出的代价也很明显。学联的几个学生领袖和各大院校的骨干分子几乎无一例外全部暴露。运动结束后,为了保存骨干力量,学联骨干在地下党和民主人士的帮助下离开北平,一部分在学联领袖黄镜的带领下去了上海,一部分去了陕北,一部分在其他各地党组织的帮助下化名隐藏了起来,留守的人员接到的指令都是暂时停止活动。此后,北平的学生运动一时间变得群龙无首,虽然也有几次大的请愿运动,但在宋哲元的拉拢分化下,往往都是无疾而终。

    陈修括是留守的一员,林秋也是,两人都是黄镜亲自秘密发展的成员,在学联里面也只有三个人知道他们的身份,其中一个还是他们对方。此刻两人心中都有一股按捺不住的激动,一二九结束以来,全国的抗日浪潮风起云涌,可北平却渐渐沉寂了下来。学联的大规模撤退让北平的学生运动失去了领导,很多学生被宋哲元礼贤下士的样子迷惑住,南下为二十九路军筹款的学生群体越来越多,可要求二十九路军驱逐丰台日军的声音却越来越小。这让他们两人感到十分焦虑。

    “难道我们以前做的都错了?”伍南生失魂落魄的抬起头,喃喃自语道。

    如果宋哲元不抗日,那么他们为二十九路军筹款还有什么意义,他们发动了那么多民众和学生,难道到最后只是一场可笑的白日梦么?

    “不,恰恰相反,你们做的很对,而且做的很好。”

    陆文青抬起头来,神色严肃的说道。

    “为什么?”

    对面三人异口同声的问道,随后又互相对视一眼,林秋看向伍南生的目光多了一份同情,当她第一次从黄镜口中得知宋哲元可能是混入抗日队伍中的投机分子的时候,几乎是和伍南生一样的震惊和惶恐。

    “因为你们虽然改变不了宋哲元,但你们可以改变二十九军的其他人。”

    陆文青没有丝毫犹豫,十分坚定的回答道。(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牺牲1937不错,请把《牺牲1937》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牺牲1937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