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章、江之永矣(7)

    次日,叶紫羽仍睡到中午起床。父母上班去了,他懒得自己做饭,到楼下面馆吃了碗牛肉面,回家后,倒在床上,便拿起《平凡的世界》一页页看起来: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

    这个开头,便吸引住叶紫羽。呵呵,1975年,自己的父母才刚结婚呢,他还得过些时候才出生。他一句句读下去,很快便沉浸在小说情节当中。

    叶紫羽碰上喜爱的书,总是通宵达旦的。第二天早上,他已一口气读完了几十万字的全书。他很是疲倦,闭上双眼睡到下午。醒来后,饭也没吃,捧起书,又开始第二遍阅读,这本书深深的震憾了他。他的脉膊开始随着书中主人公孙家兄弟的故事而跳动。他更偏爱看故事中孙少平的经历,这个不安于闭塞农村的青年,一步步走出大山,做小工,搬石头,教夏令营,直到成为自己引以为豪的煤矿工人。他本该是一个前程远大的青年,可自己最爱的人田晓霞去世,让他的奋斗嘎然而止。

    当叶紫羽读到孙少平与恋人的第一次拥抱时,他自己也颤栗不止,心喜若狂;当读到田晓霞不幸遇难时,他垂首无言,仿佛自己的心,亦化做死灰;还有金波八年之后,在异乡小镇引吭高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用以祭奠自己无言的初恋时,都让他真实的感到那歌声仿佛萦绕耳畔,点点滴滴,挥之难去。

    再次阅读完毕,叶紫羽心中有说不出的伤感和惆怅,田晓霞为什么要死呢?孙少平又为什么要放弃?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终生定位在了煤矿和那个失去了丈夫的家庭?他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啊。

    母亲下班回来做饭,他突然说:“我们去买几个白面锅魁来吃吧。”

    母亲有些不解的看着儿子,说:“现在可不好找白面锅魁,你要是想买肉馅的。楼下菜市场倒挺多。”

    叶紫羽对着母亲笑笑,说:“那我去买白面馒头好了。”心头却想,对于书中主人公,这可是向往之至的“欧洲”了。

    他此时,急切的想和父亲谈论这本书。

    叶成煊下班后,一家人吃完饭,母亲在客厅看电视,父子俩来到叶紫羽的房间内,泡上两杯茶,促膝长谈。

    叶成煊道:“你想说说《平凡的世界》?”

    叶紫羽点点头。叶成煊又道:“那先谈谈你的看法。”

    叶紫羽道:“我为孙少平感到难过。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他的成就还不如他留在村里的哥哥孙少安。他不断的改变自己,历经一切苦难向前拼博。可田晓霞的去世,似乎让他的生命定格在煤矿了。我想,他最后一定会选择和他矿工师父的遗孀组成家庭,就此泯灭在千万普通的矿工当中,我真替他心有不甘。他迈出了农门,可他为什么拒绝城市呢?我想不通。”

    叶成煊笑笑,对儿子说:“你是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长大的,可你对整个八十年代的社会还没有理解力。考考你,你初中政治课学过,对我国社会力量的构成是怎么诠释的?”

    叶紫羽笑:“这还不简单,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叶成煊道:“对,是这样,可你知道这其中的等级么?”

    见儿子摇头,他又说道:“七八十年代,社会风气淳朴,人的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可当时的等级制度相当严格。比如说,工人阶级中,分为干部和群众。这是一道分水岭。哪怕一个单位,干部和群众的档案都是分开存放的。所谓的招工招干,就是这么回事,‘工’与‘干’已是两个不同身份的群体。而工人和农民之间的差距呢,就更大了。农民向来是我们国家最吃苦耐劳的群体,应该受到尊重。可必须承认,社会上是歧视农民的,不是针对个体,而是针对整个阶层,城市里最弱势的群体面对农民,也有着先天的优越感。因为户籍制度强行将农村户口限制在了社会的最底层。即便是农民自己也瞧不起自己,拼命想改变这种现状,以成为城市人而自豪。要改变农民身份的唯一途径,就是上大学,跳‘农门’。而城市呢,也是有等级的,小镇、县城、地级市、省会城市。计划经济体制中,大城市的商品供应与城市规划,肯定强于小城市,所以在大城市里,哪怕是个不学无术的待业青年,却会以自己的大城市户籍而瞧不上小城市的人们,更遑论于农村。这样的人以身在大城市为荣,要是首都的市民,只怕更自豪得不得了。这也就是所谓的“小市民心态”。你是在大城市出生的,所以你给书中主人公设计的道路就是:跳出农门,成为城市人。继而从小城市的市民变为大城市的市民,然后再谋个一官半职,娶上个大学生妻子。这对于农村的老家来说,便是功成名就,不虚此生了。”

    听父亲说到这,叶紫羽想了想,自己真是有这种心态啊,如果书中能描写到孙少平娶了田晓霞生活在大城市中,他只怕不会再伤感和惆怅。他又想到,看书时,他真想看到作者能描写孙少平带着漂亮的女大学生妻子回到小乡村去的情景,而且这个妻子还是记者,是省委书记的女儿!如果这一幕出现,他似乎比书中的主人公还要有满足感。他心生佩服,真难为父亲分析得这么清楚。又听叶成煊继续说道:“我让你看这本书,是想你一定能从书中感受到苦难与奋斗的力量。人的一生,不尽是大富大贵。但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取得别人的尊敬,这就是成功。你这次在船上能和农民工和睦相处,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又能处变不惊,挣回一天的饭钱,说实话,我还真为你骄傲。”

    父亲什么时候称赞过自己?叶紫羽想不起来,好像从没有过,这倒让他不好意思了。只听父亲又说道:“国家正在深化改革,我相信这么下去,一定会完全打破户籍、人事制度的壁垒。如果你没有本事,做不出成绩,你就没有仍何值得骄傲的依托。八十年代的待业青年还能以城市人自豪,而你们这一代,以后若不能自强自立,便没有仍何资本,你就是社会最底层最贫贱的个体!所以,你对这本书表现出的喜爱让我高兴。书中这俩兄弟,无论你更认同谁,相信你都能领会到责任与爱心的力量,这就够了。”

    叶紫羽心头一激,思绪万千。叶成煊喝光了杯中茶水,惬意的打个哈欠,从座椅上站起身来,拍拍儿子肩头:“好了,有时间再聊,洗澡,睡觉。”

    叶紫羽点头,让父亲先去休息,他不会这么早睡的。

    其后几天,他又把书中主人公孙少平最喜欢看的《牛虻》与《热爱生命》两部小说找来看了。但看完后,却没有多少震撼。他想,或许这便是不同时代青年的差异。但这以后,叶紫羽每年都会重读一遍《平凡的世界》。一次次更深刻的理解到:男人的价值,就体现在他的责任与爱心!(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天地风雅不错,请把《天地风雅》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天地风雅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