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藤蔓

    本课程共5节 每节约15分钟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书法系副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沈乐平老师,临摹宋四家,从行书笔法结构特点分析,讲解细致,让人受益匪浅。

    宋四家是中国北宋时期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的合称。这四个人大致可以代表宋代的书法风格,而且成就最高,故称“宋四家”。

    蔡襄,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 。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泉州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 在福建时,倡植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 。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其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主要作品有《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拜中岳命帖》等。

    章节简介

    第一节

    蔡襄行书笔法结构特点分析,行楷、行书、行草、分别临摹示范。

    第二节

    米芾行书特点解析。

    第三节

    米芾草书特点解析。

    第四节

    苏轼尺牍笔法解析

    第五节

    黄庭坚行书小字的笔法解析。(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红尘万丈不负你不错,请把《红尘万丈不负你》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红尘万丈不负你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