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推广

    一年一度的秋收又到了,紧张的人除了所有的社员,还有三个研究员。

    在社员们动作之前,他们就在生产队不同的区域分别采集了样本,除了留下一份作研究用,还准备了另外一份给农科院。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他们足不出户的关在研究所里,连饭都是冯春做好了给他们送过去。

    最终得出来的结论和之前差不多,也就是说,稻子可以向全国推广!

    辣么,问题来了。

    种子不够啊!

    杨浩再一次见到孙主任,他是绝望的。

    这次孙主任也不白来,他是带着公社的供应粮来的,并提出以粮易粮的要求。

    杨浩很想拒绝,说好的不用交公粮呢?

    哪怕他不如老把式那么精,也明白自家的粮跟供应粮的差距!给国家做贡献,成!可也不能老让他们吃亏不是。

    孙主任的脸色变了又变,还是只能好生好气的劝他,谁让八队现在了不起呢!

    杨浩直接诉苦,哭丧个脸:“孙主任,去年是个啥情况?我家儿子想吃个地瓜粥还得找九队的人换,老大一袋子地瓜才换来一斤米啊。”

    实际上当然没这么惨,他们这地方还能再割一回再生稻,不多,偶尔打打牙祭还是可以的,可这没必要跟孙主任说不是?

    孙主任听懂他的意思了,可以换,但不能一比一。

    “不用跟我来这招,我比你熟练。”

    杨浩爽快的说:“一比二。”

    孙主任不想说话,他牙疼!

    八队今年粮食的产量比去年还高了一万多斤,按这个比例换下来,公社就得出供应粮78万斤!

    他有心想说你怎么能这样,又想到了去年的事,生生地把话给憋了回去。

    这事他拿不了主意!

    孙主任踩着虚浮的脚步回了公社。

    78万斤,确实不是个小数目,公社这头得了消息也没办法答应,孙主任写报告的时候怕上头说他们不靠谱,把去年的37万斤粮的事也写在了后头。

    省领导看到这份报告,特别是附加的那句,只能批了这件事。

    就这样,杨浩在留足了稻种之后,把39万斤粮换成了78万斤,考虑到明年估计还得闹这出,他大手一挥,开荒!

    哪怕是边边角角的开些出来,那也能得不少粮不是。

    幸好,因为研究所的事,从公社到八队的路修的还算平整,那一车车的粮运进来,又拉走。

    附近的生产队都跑来看热闹,还围着杨浩打听内幕,他当然没那么傻,只说了换粮的一部分。

    等粮进了仓,杨浩拿出一部分粮直接按工分分了,剩下的得等到年底。

    八队的粮仓就没这么满过,硬塞都塞不进去,只能先放一部分在大会堂,然后抓紧时间扩建粮仓。

    这天杨浩去公社开会,重点讨论就是明年种地的事。

    良种,公社一定会发,收成之后除了必交的公粮,多余的也必须按照一毛一斤的价格出给公社。

    除了钱之外,公社也会补偿一定的粮票给生产队。

    一毛一斤的价格绝对不低,毕竟大米才一毛二三,想吃拿着票就能买,对于生产队来说可以接受。

    杨浩唾之以鼻,一群没吃过好东西的土货!(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六十年代纪事不错,请把《六十年代纪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六十年代纪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