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婶走进来,身后跟着一个低着头的妇人。
陈小舒心下了然,这应当就是小胜娘了,便不动神色的打量了一便。
按照来福婶的说法,这小胜娘今年不过二十五六岁,但是却穿着一身灰扑扑的衣裙,上面补丁摞着补丁,头发整整齐齐的梳在脑后,只用一根木簪和布巾束着,只是前面却留着两绺头发,遮挡着半张脸,看向她的双手,指甲修剪的干干净净,只是骨节有些粗大,想来是长期做粗活所致,再看她的鞋子,一双深蓝色的布鞋,上面打着几个补丁,但是补丁却打的整整齐齐,鞋子也被刷的发白,陈小舒便满意的点了点头。
“小胜娘,这就是小舒,你原先也见过。”
来福婶说道。
小胜娘闻言抬头看看了一眼,声若蚊鸣的说了一句:“小舒。”
只这一眼,陈小舒就暗暗心惊,因为这小胜娘竟然长了一双媚眼,眼角微微向上挑,烟波流动。
怪不得她一直低着头还将头发放下来遮挡着眼睛。
陈小舒笑道:“嫂子来了,工钱规矩啥的来福婶都跟你说了吧?”
小胜娘点点头,低声道:“都说了。”
陈小舒嗯了一句,说道:“那我再说一句,以后来上工,嫂子的头发都得梳起来,我们这里是做吃食的,万一头发掉进去那可就砸招牌了。”
小胜娘闻言心中大慌,陈小舒摆手道:“嫂子别急,听我说完,以后咱们干活的地方在后院,旁人进不来,等到开工我也会给大家发口罩,就是捂住口鼻的布,等到下工了,嫂子爱怎么样我也管不着。”
小胜娘闻言感激的看了陈小舒一眼,道:“多谢你。”
陈小舒点点头,拿出用人合同道:“这是合同,我给你念念,要是嫂子心里还有疑虑,也可以拿着去找里正看看。”
陈小舒话还没说完,小胜娘就摇摇头道:“不用了,我信得过你。”
陈小舒笑笑说道:“我还是给嫂子念一遍吧。”
其他的也没什么,主要是一条不许与别人交谈关于在陈家做工的任何事情,对酱料的配方要保密。
说完之后,小胜娘没有异议,便摁了手印。
其实来福婶刚开始还觉得写一份合同是多余的,但是陈小舒告诉她是为了保密,她就不多说了。
现在工人也找齐了,原材料也买回来了,就还差一些生产设备了。
陈小舒在心里盘算道,说曹操曹操到,李大山的驴车停在门口。
陈林萧和李大山合力抬下来两口大铁锅,还有几个大木桶。
将铁锅和木桶放好,陈林萧擦了擦头上的汗说道:“我去找大才二才来帮忙,垒上几个灶。”
陈小舒点点头道:“我叫你买的菜和酒买回来了吗?”
邀请人家帮忙干活,自然要请人家吃饭。
陈林萧点点头便出了门。
几口灶眼不难垒,来福叔带着大才二才还有陈林萧不多会儿便垒好了。
接下来的才是关键,只见大才点了一把柴火塞进去,里面顿时冒出来股股浓烟。
大才呛了两声道:“就叫他烧着吧,明天就能用了。”
陈小舒感激的点点头道:“来福叔,大才哥,二才快洗洗手吃饭吧。”
来福叔跺跺脚道:“不了,你婶子在家里做好了,等着我们回去呢。”
陈小舒闻言一笑道:“婶子和嫂子可在家里做不了饭了,她们都叫我喊来帮忙了。”
二才闻言突然笑出声,被来福叔瞪了一眼才将剩下的笑声咽进肚子里。
“来福叔,也不是啥大鱼大肉,就是顿家常饭,您可别推辞了,要不我以后可没脸再找你们帮忙了。”
陈林萧擦了把脸说道。
饭菜虽然不像是陈林萧说的那样大鱼大肉,但是也不敷衍,三四个硬菜,再加上两盘炒素菜,白面馍馍管够,一壶酒,庄户人家过年也就这样了。
开了两桌,陈林萧与来福叔他们一桌,她们三个女人开了一桌。
这一顿吃的是宾主尽欢。
········
第二天一大早陈林萧就去后院看了看那三口灶眼,都已经干透了,点把火放进去,烟就顺着烟囱冒出来,大才的手艺果然好。
刚吃过早饭,来福婶,李二婶还有小胜娘便来了。
陈小舒将来福婶任命为小组长,工钱也比其他两个人高一些,每个月三百五十文钱。
只不过之前来福婶来没有煮过酱,也不知道怎么做,陈小舒只好带着她们做几天,然后就撒开手让她们去做,只把一些关键的配料和步骤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好。
陈小舒将自己让来福婶缝制的帽子和口罩拿出来,发给她们说道:“这是帽子,待在头上,要将头发都套进去,免得掉在酱里,还有这个口罩,捂住口鼻,免得你们说话的时候口水飞溅。”
说着陈小舒自己做了个示范,为了避讳,这些帽子和口罩选的都是蓝色的。
不然的话她要是做白色的,准得被骂死。
李二婶和小胜娘都觉得挺有意思的,将帽子和口罩戴上,除了刚戴口罩觉得有些不适应,其他的倒也还好。
李二婶看到小胜娘将头发别起来的样子,不由得惊讶。
小胜娘注意到她的目光,下意识的低了低头,缩了缩身子。
陈小舒看到后说道:“二婶,嫂子也不容易,还希望你出去别提这件事情。”
李二婶自然也知道寡妇门前是非多的道理,讪讪的点点头,说道:“这是自然,这是自然,你放心我肯定不会出去乱说的。”
其实说是煮酱,但是她们最主要的活计,还是剥葱,剥蒜什么的。
这些活计不用谁教,她们都会,而且不用陈小舒说,她们也都知道不浪费材料。
将工作分配下去陈小舒便回了前院。
坐在屋里拿出银子来数了数,之前他们赚的钱,再加上去关府赏的银子,以及金簪子当的钱,还有前两天那些加盟商交的三十两银子,现在他们手里一共有二百三十多两银子,这在庄户人家看来已经是一笔天文数字,但是他们还要买地盖房,最重要的是陈林萧还要读书科举,这就远远不够。
别的不说,陈林慕每年念书都要花近十两银子,这还是只在镇上念书的花费,而要是去县上参加一次县考,就十几两银子下不来,更别说是院试会试这些了。(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