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开罪豪族

“阿武,不能答应他们。”羊武脑中想起关眉的声音。关眉毕竟是个青春少女,他哪里像羊武这样想到安国的未来。

    “阿眉,我也不想答应,”羊武答道,“但是,事关丁家的利益,最好听从苦主的意见,如果苦主愿意接受十倍赔偿,原谅赵起,我们何必又多杀一人,激化矛盾。”

    如果羊武只是路过安国的独行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杀完赵起飘然而去,那什么事都没有。

    以县令之职杀赵起,事情就不那么简单,搞不好造成世家豪族与县府兵戎相见,祸害百姓。

    但是,不杀赵起,也不能向百姓交代,百姓认为你屈从于世家豪族,便会对你执法公正性失去信任。

    好吧,这个球就踢给丁五吧。

    羊武此时倒是希望,丁五能接受十倍赔偿,自己就可以就坡下驴,改判赵起一个有期徒刑,发配到边郡服役几年算了。

    “丁五,赵氏愿意赔偿你十倍金额,但求你原谅赵起不死,你愿意吗?”羊武问丁五道。

    羊武此言一出,堂上氛围立刻反转。

    赵氏父子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说明,燕县令并非非杀赵起不可,只要丁五答应,燕县令便可饶赵起一命。

    丁五虽说不是极端贫困户,但也仅是温饱人家,三百金的诱惑力是相当大的。

    赵起脸上,重又现出了生的希望。若是别人,此时应该向丁五哭泣忏悔,求他饶命。但豪族的身份不容许他向贱民低声下气,否则一辈子恐怕抬不起头。

    羊武望了赵起一眼,虽然性命攸关,见赵起竟不肯向丁五投去一眼恳求的目光。

    丁五听到燕县令一问,心想,昨晚上要不是燕县令保护,自己一家已经灰飞烟灭,赵氏的狠毒可想而知。不管赵起死还是不死,自己都不可能在安国继续生活下去。

    既然如此……

    “燕县令,丁五只求杀赵起为女儿报仇,别说十倍,百倍赔偿也不答应。”

    此言一出,堂上顿时哗然,气氛又为之一变。

    赵起脸色煞白,吃惊不小。

    三百金是三百万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在普通家庭年均收入三万钱的汉代,这可是一辈子不愁吃穿的巨款。就算嫌少,你抬价到五百金,哪怕一千金,赵氏大概也只能咬牙答应。

    丁五却只要为女儿报仇雪恨,视百万钱财如粪土,连羊武都不禁为他的骨气所折服。

    “好样的!”羊武听到关眉对丁五发出赞叹。

    实际上,丁五自从向羊武和关眉告状那时起,就已经计划报仇之后离开安国。他数年来无时无刻不在想为女儿报仇雪恨,即使一分赔偿没有,他也一定要赵起为女儿偿命。

    有的人人虽穷,志不短。丁五忍辱数年终于遇到羊武,正是天赐良机,他岂肯错过报仇雪恨的机会。

    任侠,是两汉时代的社会风尚,上自公卿,下至贱民,莫不以任侠为荣。丁五视钱财如粪土,快意恩仇,也是任侠之一种。

    “燕县令……”赵宫和众说客们正待继续说情。

    “都别说了,”羊武扬手打断他们,“既然苦主不肯谅解,我若改判就是徇私。赵宫、赵起,你二人对判决服还是不服?”

    赵宫、赵起一阵哆嗦。赵起刚才尚有生的希望,此时如坠冰窟。

    羊武命狱曹书佐把竹简交给二人,用冷峻的目光盯住赵宫。

    关眉日常见惯了羊武温和的面孔,突然见到羊武少有的冷峻的表情,简直酷极了。

    可是,羊武并非为了给关眉摆酷,他在和赵宫斗气场。

    赵宫在安国权倾一方,从来只有他威逼别人,没有人敢正眼看他。

    如今他被羊武威压,却不敢抬眼正视,心中惶恐,伏地不起。

    “赵宫、赵起,你们若服从判决,就请画押。若是不服,说出缘由,我们连同昨晚之事,重新细加详审。”羊武语带威胁地说道。

    赵起拿起竹简文书,双手颤抖,不知所措,看着父亲赵宫。赵宫不忍,想再次向羊武求情,遇到羊武利剑般的目光,赶紧低头躲开,颤声答道:“宫服从判决。”

    堂上又是一阵骚动。

    赵宫见羊武比自己更加强势,而且软硬不吃,知道事情无可挽回。如果不服判决,羊武拿昨晚之事一起算账,连自己性命一起搭上。

    赵起见父亲表示服从,心中绝望,只好抖抖索索地在文书上画押签字。画完押,赵氏父子瘫坐在地。

    “哼!”

    众多豪族家主见羊武一点面子都不给,个个脸上一股愤愤不平之色。

    当然也可能有幸灾乐祸而假装愤愤不平表演给赵宫看的。

    羊武见到昨晚刺杀丁五一家之事,赵起愿为他父亲担责,也算有点孝心,对他说道:“赵起,虽然当年黄巾之乱,你父子二人率部协助守城有功,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强奸杀人,罪行令人发指,按律当斩。念你父子对安国百姓有功,特给你留下全尸。”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身体的任何损伤都是对父母祖宗的不孝,剪发剃须都不行,遑论砍头。

    因此,砍头不但是杀人,还让他成为不忠不孝的罪人,是最严厉的处罚。给死囚留下全尸,是非常大的恩惠。

    赵宫和赵起只好伏地痛哭谢恩。

    按汉律,死刑行刑时间当在九月到十二月间,如今正当八月中旬。但是羊武知道自己不能当这县令太久,自己走后这里又是赵家的天下,所以命人把赵起拉去立即绞死,让赵宫带回去安葬。

    赵氏送来三十金罚金,丁五把房屋田产押给官府,又换得二十金。羊武发下通关文书,让丁五悄悄带上家人远走他乡,避免将来羊武离开安国后,丁氏再受报复。

    赵宫收回赵起遗体,在安国城内大搞丧事,不仅赵氏数百私兵借机全部集中县城,许多居住在赵邑的族人、佃农也集中过来,加上安国其他世家豪族吊唁,数千人搞得热热闹闹。

    羊武担心赵氏趁机发难,布置安国守军严加防范。赵氏见到羊武准备充分,没有一战击毙羊武的自信,不敢乱来。

    三天丧事后,遗体运出县城,前往赵邑郊外安葬,数千人又在赵邑做了几天丧事。安国世家豪族基本上也都到赵邑参加丧事。

    赵邑是赵氏祖先在赵氏田地间筑起的城邑,安置赵氏佃户在他们耕种的土地附近就近居住。该城邑在安国城往西二十多里的泒水边,人口规模有六七千人,是安国除县城外最大的城邑。

    赵氏大张旗鼓搞丧事,其一是东汉本来就有厚葬的风气,上自王侯,下至平民,概莫能外。

    其二,恐怕也是通过丧事的规模向羊武示威,同时向安国百姓示威:虽然嫡长子被杀,赵氏依然是安国势力最大的豪族,不要指望燕县令能罩你们一辈子。

    赵氏嫡长子奸杀民女被绞死的事情立刻震惊整个安国xian。赵起被杀次日,羊武发现两个奇怪的现象:一是本县十多名主要曹官有大半人辞职,或者托病不来上班;二是原本一重一重围在县衙门口准备告状的百姓,突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天早上,羊武和关眉走出官舍,来到官衙,发现多数曹官侍舍(办公室)空空荡荡。

    县衙曹官大多出身本地世家豪族,昨天羊武把安国所有世家豪族全都得罪,他们自然根据家族指令不再跟羊武继续合作,反而去参加赵起的丧礼。

    但是,来打官司的百姓也都不见了,这点怎么解释?羊武心中甚是奇怪。

    这时顾宁也过来巡视,他这是第三次巡视了,上班时间已经过了多时,多数曹吏侍舍依然不见人影。顾宁与前来巡视的羊武相遇,二人相视一笑。

    “你们笑什么?”关眉一脸不屑地说道,“人都跑光了你们还笑。”

    “谁说跑光了,我和顾县丞不是还在吗?”羊武笑道,“只要有顾安国在,就算燕虎也跑了,安国城也乱不了。”(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貂蝉拜月不错,请把《貂蝉拜月》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貂蝉拜月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